同青岛有缘的丁观海

辛亥革命网 2012-1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丁观海先生是世界著名试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的父亲。丁观海先生正是从青岛走出去的著名学者

  丁观海先生是世界著名试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的父亲。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寻根之旅最后一站将抵青岛。于2004年6月21日下午,丁肇中教授在其父丁观海的母校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山东大学)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激起了学校广大师生对物理学知识更浓厚的兴趣,并被海大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丁肇中教授跟青岛有一段特殊的缘分——他的父亲丁观海作为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的前身)的毕业生,在青岛学习、任教过很长一段时间,并和刚刚去世的曾呈奎院士是同事。而丁肇中教授小时候也曾在青岛上过一年多小学。丁肇中真正开始念小学是在1946年的青岛,当时的他已经有10岁了,丁观海先生正是从青岛走出去的著名学者.她们父子与青岛有很深的渊源。

  丁观海(1911~1991),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前欲仁堂村人。著名土木工程学教授。20世纪30年代山东大学毕业生,曾先后两次在山东大学任教。丁氏的祖籍故里是日照城南38华里的涛雒镇。涛雒,这个具有900年历史的古镇,丁氏家族自明初从外地迁来,后成这里的名门望族之一。在这个曾盛极一时的商业大镇,丁氏祖宅取号为“仲德堂”,商号是“同生”。丁氏祖上近支,曾连出进士、举人。丁肇中的祖父丁履巽(字绎言)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37岁去世,终生末入仕途。其祖母郑氏带着大小六个孩子——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及观海的一兄四姐妹,在那艰难岁月中一步步向前熬度着。丁观海家中的孝子之一,自幼聪明,勤奋好学,他在家乡念完小学,又在县内受过短期的中等教育。最后去济南、青岛等地求学,在外地度过了中学和大学生活的清苦岁月。1925年考入济南一中,在济南求学期间,受共产党人的影响,积极参加进步活动,由共青团员刘君雅介绍同张连城、杜汝廷等十几名同学加入共青团。并与同乡安哲、陈雷、李年章、郑天九等成立“少年日照学会”。

  1930年,丁观海以上海私立光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一年级肄业的资格考入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号为23230,与臧瑗望(臧克家)成为同班同学。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人才济济,名师荟萃,学风严谨朴实。校长杨振声倡导“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积极延聘专家、学者来校任教,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担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著名教授梁实秋、游国恩、张煦、沈从文、任之恭、汤滕汉、黄任初、姜叔明、王淦昌等都曾给丁观海先生上过课,学校规定中国文学系必修课14门,选修课18门。丁观海先生在校期间,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 成绩优秀,深受师生喜爱。参加了中国文学系文家专集、戏曲概论、儒家学说研究、史学名著、校勘学实习、地理学通论等毕业试验课目,并撰写了题为《唐人传奇述评》的毕业论文,以优异的成绩于1934年毕业,成为国立山东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由于成绩突出,丁观海被留校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丁观海又先后考入上海交大。后来,郑氏——这位为儿子前途向来不惜代价的母亲,便求助族人卖掉一处房子,给儿子凑够自费留学的资金。又多亏丁惟汾协助办理,丁观海终于在是年夏季去了美国的密执安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1935年春,丁观海先生与公费赴美留学的恋人王隽英女士结为伉丽。并同留密执安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王隽英(1908~1960),山东省海阳县盘石店村人。父亲王以成,经日照人丁惟汾介绍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于1912年牺牲于诸城战斗。母亲是个有志气、有修养的女性。她含悲忍痛,带着女儿入学念书;后来又当了教员,亲手把王隽英培养成人。王隽英懂事后,知道父亲生前与同盟会元老丁惟汾关系至密,因此,一直视丁惟汾为亲人,王隽英被丁惟汾收为义女,毕业于燕京大学,在丁惟汾的帮助下,公费留学美国。

  丁观海先生学成回国后,被河南焦作工学院聘为教授。1936年1月27日,王隽英在美国生下了丁肇中。丁肇中出生两个月后,王隽英就带着他回到祖国,同在焦作工学院工作的父亲团聚。1936年8月,丁观海先生受聘回到了母校――山东大学任土木工程系讲师,月薪250元,讲授应用力学、投影几何、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材料试验等课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山东大学奉命迁往安庆,不久又迁至四川万县。丁观海先生带领妻儿先到南京,后又到芜湖。不久,又举家渡江北上至合肥。1938年,他们辗转汉口,西去四川,在万县的山东大学继续任教。1938年12月,丁观海受聘到重庆大学任教。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山东大学在内迁停办八年之久,终于1946年在青岛复校。时任校长的赵太侔,立即通过各种渠道延聘专家、学者到校任教。丁观海作为复校后的山东大学首批受聘教授,于1946年8月再次回到山东大学,在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任教授,资料表明,丁教授每月的学术研究补助费同赵太侔、黄孝纾、杨向奎、童第周、曾呈奎、何作霖、李文庵、王统照、陈瑞泰等教授都是五万元。1947年丁观海辞职离开山东大学。

  1948年春,丁观海应台南工学院之聘,只身赴台湾。不久,王隽英携孩子赴台,住在台中市。次年春,丁观海举家迁居台北市。1950年,他转到台北市台湾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担任教授。

  1989年10月,丁观海先生作为邓小平的客人访问了北京,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家乡,目睹了祖国的巨大变化。

  1991年4月,丁观海先生病逝于台北,终年80岁。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