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

辛亥革命网 2012-09-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人民的科学家、蜚声海内外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1991年11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曾呈奎“杰出贡献科学

  人民的科学家、蜚声海内外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1991年11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曾呈奎“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2009年,国家海洋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了“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曾呈奎当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十大海洋人物”。他的一生是奉献给大海的,曾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

  曾呈奎,号泽农。1909年6月18日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灌口镇李林村的一个华侨世家。当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正在南洋经商。在曾呈奎两岁时,父母携全家去缅甸投靠经商的外祖父,后回国经商,全家定居在厦门鼓浪屿。母亲林水清,因其父在国外经商,青少年时就挑起了管理家务的重担。她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母亲的为人对曾呈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15年,6岁的曾呈奎进入了厦门鼓浪屿福民小学学习。小学毕业后,于1922年考入福建漳州唯一的教会中学──寻源中学英语部读书。他刻苦好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除了一学期被评为全班第二名外,其余每学期都被评为全班第一名;四年级全校大评比,他被评为全校第一名好学生,受到表彰,并获十元大洋的奖励。当时,漳州是一个农业地区。曾呈奎看到人民群众累死累活地努力劳作,仍然吃不饱,穿不暖,国家也很贫穷。他认为这是因为农业科学技术落后所致。他富民强国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决心报考农业院校,研习农业科学,用先进的农业科学使农崐业增产丰收,为劳动人民造福,使国家发达、强盛。他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因而给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矢志不渝。

  1926年,曾呈奎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打算读一年后再转金陵大学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是美国教会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小的教会学校,坐落在鼓山山脚,风景美丽,但宗教色彩浓厚。学校要求学生都得听宗教课,并且学校不受中国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学生们对此很不满。年底,国民革命军赶走了北洋军阀,进入福州市。曾呈奎因参加了“反对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而被校方开除。

  1927年初,曾呈奎向往革命,于是南下革命圣地广州,拟投考中山大学农学院。但到达广州后,新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他只好返回厦门,等待夏天升学的机会。

  1927年夏,曾呈奎转入厦门大学,选择了靠近农学专业的植物系学习,以化学系为副系。1929年,钟心煊教授开了藻类学课,这是在中国开得最早的藻类学课。曾呈奎修读了这门课程,受到启发:农业生产一直是在陆地上进行,为什么不能在海洋里搞农业?海藻中的紫菜在我国食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在海洋里人工种植紫菜? ── 一个沧海桑田的耕海远征便在他的脚下起步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