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会:优良传统的延续

辛亥革命网 2010-1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权伟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西方科学知识在更大范围,更广程度上传入中国,西方数学知识也随着这股大潮被广大中国
  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西方科学知识在更大范围,更广程度上传入中国,西方数学知识也随着这股大潮被广大中国人所初步了解。由于数学的发展,数学家的队伍日益扩大,要求数学团体来专门指导我国的数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国数学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立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曾经出现过算学日新会和知新算社这样的数学团体,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但是这两个团体没有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便不了了之。直到1935年,中国数学会的成立,我国才出现了专门的数学团体。

  一、中国数学会的成立及初期活动

  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学科,从公元前3世纪到14世纪,中国人对数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有些成就要比阿拉伯、印度和欧洲要早几百年。从14世纪以后,中国数学发展停滞了。中国现代数学的知识都是由一些早期的留学欧美的学生带回中国,他们从事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是现代数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辛亥革命后,北京大学,清华学校(1926年改制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纷纷建立数学系,进行数学研究,培养数学专门人才,为中国数学的发展积蓄力量。

  比起美国1888年在纽约成立数学社(1894年改组并更名为数学社),我国的数学团体出现整整晚了将近半个世纪。1935年7月25日,苏步青、江泽涵、陈建功等33位中国数学家,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中国数学会成立大会。胡敦复被推选为会议主席,成立大会讨论并通过会章;选举职员;讨论会务;宣读论文等。数学会下设董事会、理事会和评议会:董事会由胡敦复、何鲁、冯祖荀、秦汾和郑之蕃等9人;理事会由熊庆来、孙光远、陈建功、江泽涵和苏步青等11人;评议员有钱宝琮、胡坤升、束星北等21人。成立大会讨论决定把中国数学会会址设在上海亚尔培路533号(今陕西南路)。出版两种数学刊物,一种为学术性的会刊《中国数学会学报》;一种为普及性的杂志《数学杂志》。

图1:著名数学家,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所大学大同大学校长,中国数学会创始人之一胡敦复先生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到1936年8月,第二次年会时,两种刊物陆续创刊出版。1936年4月到6月,法国著名数学家阿达玛(J·Hadamard,1865-1964)应清华大学之请来我国讲学,由数学会接待。7月,第十届国际数学会在挪威首都召开,中国数学会派当时正在德国的南开大学教授姜立夫出席。同时,数学会成员协助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数学名词。数学会成立初期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推动数学的研究和普及有重大意义。

图2:1936年由中国数学会创办的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创刊号

  二、抗战时期的新中国数学会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华东、华中的大片国土相继失守。原在这些地区的重点高校,纷纷转移到大后方的西南、西北各省,集中在昆明、重庆、成都等地,这些学校的数学家也随校西迁。设在昆明,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集中了当时我国数学精英。还有一些著名学者分散在西南地区的其他高校。可以说,抗战时期的西南地区,是当时中国数学界的研究主力。

  当时,中国数学会的几个主要负责人胡敦复等因任职的学校仍在上海,所以都没有西迁到西南。战争的炮火使后方的数学工作者和上海总会的联系断裂,很难向总会汇报工作,影响中国数学会的正常运作。1940年9月,中国科学社决定在昆明召开年会,同时邀请中国数学会等学术团体联合举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数学会通知各地,定于八九月间在重庆、昆明、成都、上海等七处举行年会。在昆明和遵义的数学会成员,决定参加中国科学社发起的昆明联合会。西南后方的成员为了保证我国数学在国难在仍然得到继续发展,会员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切磋交流,决定成立一个数学家团体指导工作。恰在此时,上海总会的顾澄投敌,激起了会员的愤恨,于是决定脱离上海总会,成立新中国数学会,独立开展学术活动。陈省身教授说过,昆明的新中国数学会才是中国真正的数学会。一方面是当时数学研究的主力集中在此,另一方面是指国难当前,西南的数学家仍然坚持数学研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投敌叛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复会,同时恢复各地分会,重新办理会员登记,确定了为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而努力的方向。现在,北京的中国数学会仍然是指导我国的数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团体。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