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就气象事业现代化

辛亥革命网 2010-08-19 00:0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游雪晴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国庆60周年庆典上,受阅战机划过蔚蓝碧空的画面,人们依然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雷雨云被火箭弹消散,人们还在津津乐道……12月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气象服务的效益越来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气象投入产出比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0提高到目前的1∶50。气象部门为抗御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以及服务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1949年12月8日,中央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3年,中央军委气象局更名为政务院领导的中央气象局。1982年,中央气象局更名为国家气象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93年,国家气象局更名为中国气象局,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继续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

  60年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气象局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增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60年来,正是依靠科技进步,成就了新中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

  依靠科技发展中国特色气象服务

  60年来,我国面向农业、工业、交通、环保、水利、国土、卫生、海洋、旅游等行业,以及国防建设、森林防火、应急保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气象服务蓬勃发展。“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方式逐步发展到包括电视、手机、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电子显示屏、超高频警报器等,实现了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水平及规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抗御农业气象灾害、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扑灭森林草原火灾的重要科技手段。

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同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预测预估、影响评估、决策服务,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气候变化科技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依靠科技发展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和数值预报产品广泛应用,使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实现了由传统人工分析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方式向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

  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由单一天气预报发展为目前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空间天气等预报,以及空气质量等级、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海洋气象、流域面雨量和城市积涝等预报。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中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分辨率达到30公里。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作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2008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6%;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台风24和48小时路径预报、沙尘暴数值预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全国月气候预测准确率达66%,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

  依靠科技建设现代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60年来,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已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2438个国家气象站已全部实现气象观测自动化,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已达27700个,可提供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数据,观测时空密度大大提高,实现了观测资料实时汇集和共享。建成了28个大气成分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400个风能观测铁塔、425个雷电观测站,其中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认可的26个全球温室气体本底基准观测站之一。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和双星观测,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换代。全国已建成150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并实现6分钟一次的数据实时传输和拼图联网。

  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6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一院八所”、省级气象科研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部门重点实验室、一批共建的联合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等构成的气象科研与开发体系,“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日渐形成,先后组织开展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科学试验,大大提高了我国气象科技水平。

  1980—2008年间,气象部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成立了数值预报创新基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缩小了我国数值预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风云—2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等研究成果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气象科技人才,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回顾60年来气象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郑国光认为,在新时期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面向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面向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面向科技发展前沿,自强不息、自主创新,努力强化气象科学基础性研究、业务服务应用技术研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致力于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努力开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我国早日迈入世界气象强国的行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