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红军战士点滴纪事(3)

辛亥革命网 2015-02-27 09: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张家康 查看:

书写长征的著作和文章,记载的多是高层的人和事,漫漫征程上普通战士跋涉、奋斗的事迹,多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忽略。可正是他们才真正体现出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

  路工当红军

  红一军团突破封锁线后,来到江西宜章的白石渡,这里是粤汉铁路的必经之地。铁路刚刚在这里开工,聚有许多来此打工的湖南农民。他们来此迫于天灾,原指望挣点工钱,回去养家糊口。可工头却从来不发工资,遇有生灾害病,工人只得活捱,倘有体质弱的人,只能活活等死。他们住的是用松树搭成的窝棚,一棚要住二十人上下。

  红军看到了他们的革命性,派出扩红突击队,深入他们之中去,一面做宣传工作,一面救济穷困工人,给他们发放谷米和猪肉,发放衣服物件。有工人急欲回家的,还给他们发了路费。很快,工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部队,纷纷要求当红军。一些年纪大的工人为不能参加红军而叹息:“可惜我老了,不然,我也要参加红军,跟着你们一道走。”他们说:“我活到这样大的年纪,从没有看到这样好的队伍,从没有看到这样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队伍,你们一定要成功的啊!”

  “扩红突击队带着五六个新战士回来了,大家都亲爱和蔼的招待他们,向他们宣传呀,给饭吃呀,打水洗脚呀,送慰问品呀,拿衣服给他们穿呀,弄得新战士应接不暇。一大群穿得衣服褴褛的工人,一下子就成为穿上新衣服的新战士了。正在大家商量如何再去扩大红军,争取竞赛优胜的时候,忽然煮饭的老黄炊事员带着一个工人,高兴得不得了,走了进来:‘哈哈!你们看我也扩大了一个新战士,成分还是工人呢!’本来整天辛苦的炊事员同志能扩大红军,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为着更提高他的热情,大家都齐声称赞‘好!老黄真努力,再去扩大几个!’他得意的走了。

  休息的一天很快的就过去了,第二天经过宜章县,仍向目的地前进。因为昨天各部队都扩大了很多新战士,队伍已排得更长了。”(童小鹏:《粤汉路旁》)

  坐筐过绳桥

  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红三军团担负中央交予的维护交通及与红四方军会师的任务。彭德怀亲自率领十一团,翻山越岭,晓行夜宿,来到维古。这是个依傍高山,面临大河的村庄。河上的桥已被破坏,隔河而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正向这边走来。双方虽是面貌可辩,可使尽力气喊话,对方仍是听不清楚。急中生智,他们互掷石头,在石头上缠上字条,相约在这里架设悬桥。听说在上游以念有一道桥,彭德怀又来到以念。这里的绳桥也受到破坏,上下两条绳,只剩一条,河的对面就是红四方面军,双方仍然沿用维古的方法,向对岸掷石头。

  “十余分钟以后,接着这样的一个字条:‘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

  ‘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署名彭德怀的字条,从我们这边掷过去了。

  联络是取得了,然而,不能讲话,也不能从河渡过来,仍是隔河相望着。

  一个绳桥渡人的筐子,用细小的带软性的树条编成的筐子,在河岸的树林中找到了。于是四方面军的一个同志,坐在筐子里将筐子拴在绳子上,从河对岸一推,渐渐地,从一条绳子的绳桥上,荡过来了。首先便是徐向前同志——四方面军总指挥,以后也就照样地一个一个又一个的渡过来。

  过两天,维古的悬桥经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对岸架桥,终于架成功了。

  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一队一队的连续不断地从这悬桥上渡过来了。”(张爱萍:《隔河相望》)

  吃上盐油肉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到达甘肃宕昌哈达铺。毛泽东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下了岷山,与雪山草地相比,恍如霄壤之别。看到了村庄,看到了炊烟,看到了人群,人群中有汉、回族人,他们都笑嘻嘻地迎接红军。

  “部队进入宿营地之后,一切小贩买卖在我们周围都陈列起来了。为避免买卖拥挤起见,各部战士都只派出采买员去购买东西,而且买卖都用现洋。群众觉得红军说话和气,买卖又公平,这样多的人马一点不感到嘈杂麻烦,都感到有点惊奇。

  在这里更有意思的是几位汉、回农妇对于红军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战士,她们觉得这些女战士言语行动明明是女子,但细看她们穿着戎装、麻鞋,又缠上绑腿,配着手枪,雄赳赳地又引起她们怀疑。于是几个农妇格外亲热地牵着一个女同志向他们家里跑,一会儿所有女同志都被当地回、汉农妇牵到他们家里了。因为她们对女同志是男是女还抱一点怀疑态度,所以向女同志‘实行检查’。她们向女同志胸前一摩,触着两个乳峰,自然立刻可以肯定是男是女。红军同志当时弄得莫名其妙,大家哗然一笑,然而那些‘执行检查’的农妇们则更进一步亲热,请那些红色女战士上炕(北方睡土炕,凡有客人来了都请上炕,但女人的炕只请女客)。女同志不仅被请上炕,而且被农妇请吃了很好的晚饭呢!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女性与女性之间有更亲切的关系,而且是因为她们对万里长征的女战士确抱着无限羡慕和敬仰。

  一般的战士们虽然没有农妇请吃晚饭,但各个伙食单位都买到了羊肉和白面、盐、油,与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数月不尝盐油之味的情形比较起来,你想精神上是如何的快乐啊!如果形容起来,真有点像困于囚笼之鸟儿,一旦逃脱而翱翔空中一样。”(杨定华:《从甘肃到陕西》)

  红军继续向陕北行进,由于宣传北上抗日的主张,由于秋毫无犯的纪律,沿途都受到群众的欢迎。在“鸡鸣听三省”的甘肃环县,红二、三纵队就住在老爷山的庙宇里。红军虽然住在庙宇,但是绝对尊重宗教自由的原则,对神佛塑像多加保护。不仅是老爷山,凡是红军足迹所及,无不受到佛教徒、回教徒、天主教徒、耶稣教徒的欢迎,他们甚至直接为红军服务。仅举甘肃一省为例,初步算来就有成千的回教子弟加入红军。红军是无神论者,可并不因此而忽略加入红军的回民,特意将他们集中编制,继续回教的风俗习惯,诸如不吃猪肉和念诵经文等。除此之外,红军中还有不少天主教徒和耶稣教徒的战士,他们多是红军中的医护人员。

  “天高云谈,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跨越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毛泽东欣喜的心情难以言表,故吟哦而成以上《清平乐·六盘山》。走下六盘山,他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走下山去,就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那里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的家了。”是啊,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开始中国革命更加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