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 作者:杜银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2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
    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2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以元帅军衔为最高军衔等级。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元帅军衔,并授予他们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当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授予军衔和勋章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图1:从左至右分别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十大元帅何以被授予元帅军衔呢?这与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做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有重要关系。

  首先,他们都是解放军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和参加者。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残酷迫害中国共产党员。为对抗蒋、汪的叛变,中国共产党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先后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等。十大元帅都领导或参与了这些早期武装起义,为中国解放军的创建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其次,他们都是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分别领导或参加了重要战役。土地革命时期,十大元帅都曾担任中央红军要职并指挥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九人参加了红军长征。而陈毅则接受中央指挥,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都曾担八路军或新四军的领导者,领导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奋勇杀敌。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运筹帷幄,进行战略决策。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林彪任第一一五师师长,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刘伯承任第一二九师师长,指挥了长生口、香城固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贺龙先后任第一二○师师长、晋绥军区司令员指挥了著名的齐会战斗。陈毅任新四军代军长,在皖南事变后重振新四军。罗荣桓先后任第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使山东成为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徐向前指挥了广阳、响堂铺战斗。聂荣臻在华北领导军队抗击日军,击毙日军名将阿部规秀。叶剑英先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在国统区进行统一战线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彭德怀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并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林彪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并解放了华东广大地区和西南四省。贺龙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绥远、晋西北、大同、集宁和晋南等战役。陈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率部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罗荣桓任第四野战军政委,与林彪一起指挥了辽沈战役。徐向前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组织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正太战役,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还参与了平津战役的指挥。叶剑英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运筹。

  十大元帅评定之初,高风让衔者比比皆是。当时,刘少奇、周恩来已主持党务、政务工作,不参与评选尚可理解,但是毛泽东、邓小平都担任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要职,也拒绝了评选。彭德怀也多次说,他够不上什么元帅,连评选什么将的也不一定合适。

图2:1955年中南海授衔典礼。

图3:毛泽东亲自为朱德授衔。

  朱德、彭德怀等十人在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被评为十大元帅,当之无愧。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