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杜银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两弹一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防尖端科技最自豪的成就。“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防尖端科技最自豪的成就。“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中国百废待兴,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毅然作出研制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当时我国的科技力量很薄弱,平均70万人中才有一名科研人员,平均1125万人才有一个科研机构,重要学科和现代化科研工作则完全处于空白。但是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中央派周恩来、聂荣臻、罗瑞卿为总指挥,采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方针,进行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1957年10月,中苏双方经过反复磋商,正式签订了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图纸资料、技术,并派专家指导研制工作。核工业开始起步。1958年9月27日,我国第一座试验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移交生产。但是1959年,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并撤走所有专家,停止原定的设备供应,带走了全部资料。刚刚起步的核工业陷入严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独立自主地建设我国的核工业。中央专门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集中各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大协作。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科学家和科研技术人员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开始了 “两弹一星” 研制的攻坚战。在高原缺氧、天寒缺水等自然困难的考验下,我们的科研人员攻克许多技术难关,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终于不负重托,成功研制出了导弹和原子弹,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开发卫星的国家。

图1: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

图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3: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至此,我国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不仅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巨大进步,而且对于反对国家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不仅仅成为国防科技成就的代表,而且还成为一种精神,它激烈着中华民族儿女不断奋勇前进。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