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杜银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对抗战采取的指导路线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对抗战采取的指导路线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前者是指由国民党军队担负对日作战的战场,主要承受敌人的主力攻击;后者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和担负对日作战的战场,一般以游击战的形式从背后扰乱敌人,为正面战场创造有利条件。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相互配合和支持,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正面战场逐渐变为次要战场,敌后战场转而成为对敌作战主要战场。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军队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的推动下,被迫实行抗战。这时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国民党的军队也是牵制日军的主力。经过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歼灭日军45万余,迫使日军停止了战略进攻,对于粉碎日本法西斯“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阴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战术、装备、政策等原因,正面战场也出现了不利的战果。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抗战仅—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国民党军队即放弃了北平、天津、上海、广州和武汉,一直退到了四川,日军则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因此否认正面战场的功绩。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春,国名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进行重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歼灭日军86万人,自身付出了322万人的重大伤亡。特别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因此,不能抹杀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功绩。

图1:太原会战中,对空射击的中国军队机枪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将注意力集中在巩固其占领区和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诱降上,进而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进攻。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消极避战和保存实力,在大反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正面战场成了次要战场。与国民党正面战场执行片面抗战的路线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开赴华北、华中前线之后,坚决地贯彻执行全面抗战的路线,迅速地打开了敌后抗战的局面。他们依靠人民群众,大打人民战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坚持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2:冀中军区第17团一部在定安公路北敌占区,据村落杀敌,反击敌人的“扫荡”。

  

图3:我军在反“扫荡”中抓获的日军和缴获的大量武器。

  虽然抗战后期正面战场表现较为消极,但是总体来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其中的任何一方,日本侵略者就会得到喘息机会。这两大战场的互相配合谱写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日的壮丽篇章。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