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中国蓝盔维和不辱使命

辛亥革命网 2010-08-17 00:0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中国政府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中国“蓝盔”以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一称谓;中国“蓝盔”所做的点点滴滴也证明着,他们无愧于这一称谓!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地区扫雷、排爆,每天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苏丹南部抢运物资、救治伤员,构筑起一条可靠的生命保障线;
 
还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刚果(金)、在利比里亚修复道路、架设桥梁,为当地民众带来幸福和希望。
 
这群人,他们头戴蓝盔,佩戴五星红旗臂章;他们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地区,出现在百废待兴的地方;他们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国军警,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军人和警察的风采,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维护和平,不辱使命。
 
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中国工兵营推土机手常有富对黎巴嫩的酷暑最有体会。当地白天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驾驶室内温度更高,“把水泼在机器上,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便蒸发干净了”。
 
与常有富一样,每一名在战乱冲突地区履行维和职责的人员,都要面临高温、疾病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但相对于高温和疾病,更为严峻的,是生死考验。
 
联合国2000年划定的黎以边界被称为“蓝线”。“蓝线”南北,是被形象地称作“中东雷场”的地方。
 
联黎部队中国营扫雷连一直坚守在这片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雷患区域,进行通道清排作业。在危险、高温的作业环境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惊人的零伤亡记录,这在整个联黎部队中都是史无前例的。
 
提起中国工兵营扫雷兵,联合国地雷行动协调中心官员谢尔盖总是赞叹不已。他说:“严格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扫雷、精湛的扫雷技术和过硬的战斗作风,这就是屡创奇迹的原因所在。”
 
“中国营扫雷连是目前联黎部队中唯一能够负担‘蓝线’扫雷任务的分队。整个联黎部队都需要你们、指望你们。要是没有你们,‘蓝线’就完了,联黎部队的其他工作就没意义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收拾行李回家了。”
 
联黎部队副司令巴达莱准将半开玩笑的话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维和部队在联黎部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2009年2月,中国第九批维和工兵分队到达刚果(金)不久,就接到一项紧急任务:3天之内完成2000米道路修复任务。
 
这段道路损毁严重,修复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官兵们早出晚归,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始终坚持人员、车辆不休息,渴了喝一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
 
最终,维和工兵分队提前半天,高标准完成了这项被认为“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创造了被友军和联合国官员称赞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中国速度”、“光辉典范”、“屡创奇迹”……联合国官员、友军、当地民众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官兵的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驻海地稳定特派团特别代表安纳比在视察中国警察防暴队营地时这样说:“中国维和警察是具有奉献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队伍,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已经将我们的维和使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迎着战火的硝烟飞越万水千山,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
 
中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的队歌《硝烟中的橄榄 和平的剑》,反映了中国维和人员维护世界和平、誓为祖国争光的决心。中国维和人员的形象和责任就是中国军警的一张名片!
 
中国“蓝盔”,传递和平友谊的使者
 
远离家乡,身负祖国的重托,中国维和官兵们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动力,将热爱和平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黎巴嫩,中国工兵营成立地雷知识讲授小组,深入到当地学校、村庄,为当地群众讲授地雷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避免未爆物的威胁;
 
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医疗分队走山路、下乡村,为无数身患重病的当地群众带去生和健康的福音;
 
在苏丹,中国医疗分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友军开展广泛的技术指导和交流合作,及时向友军赠送其所需的医疗用品,被联合国苏丹特派团第二战区司令格利形象地称为“维和人员健康的保护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