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3次国庆阅兵:见证中国军队历史变革(一)(2)

辛亥革命网 2010-06-30 00:00 来源:瞭望 作者:陈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国庆阅兵就是展现一国军队的装备、军队的士气、军队的发展,就是要把最好的装备、最具有代表性的军兵种向世人亮相,向世界曝光,世界各

  1954年国庆5周年大阅兵,陆军武器装备由“多国造”实现了“苏式”武器装备的基本统一,是陆军装备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包括苏式的M-43式120毫米迫击炮、57毫米防坦克炮、76.2毫米加农炮、M-38式122毫米榴弹炮、M-37式152加农榴弹炮、M-13式火箭炮、85毫米高射炮、M-39式37毫米高射炮,T-34中型坦克、NC-2重型坦克、CY-122式122毫米自行火炮。

  这一年大阅兵的受阅部队组成,也体现了陆军的发展变化。受阅地面方队38个,由军事学院、第一步兵学校、第八步兵学校、第三炮兵学校、南京工兵学校、第一坦克学校各组成一个方队;由23、63、65、66、69军的部分部队分别组成步兵、摩托化步兵方队;内蒙古骑兵5师组成骑兵方队;防空部队组成了高射炮和探照灯方队;由炮兵第10、11、21、31、64师等炮兵部队组成炮兵方队;由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师组成坦克和自行火炮方队;由东北、华北、华东军区装甲部队抽调组成三轮摩托车方队。由开国大典时受阅由陆军的步兵、骑兵为主,发展成以炮兵、装甲兵、防空兵为主。

  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阅兵是陆军发展的一次腾飞。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人民解放军“5”字开头的新式武器──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9式主战坦克等陆军新式武器纷纷亮相,这些武器都是中国自已生产的。

  受阅的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44门,坦克、自行火炮99辆,汽车240辆,飞机165架。这些武器装备基本上是我国生产的。运兵车辆为“解放”CA-10B运输汽车;7个炮兵方队的火炮中有6种为国产,包括54式12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加农炮、56式152毫米榴弹炮、59式130毫米加农炮、100毫米高射炮、CY-100和NCY-152式自行火炮;59式中型坦克等也都是国产的。

  国庆10周年大阅兵,取消了连续11次参加国庆受阅的骑兵。我军骑兵的鼎盛时期达12个骑兵师,曾是陆军中仅次于步兵的最大兵种。取消骑兵国庆受阅说明,骑兵这个古老兵种已不适应陆军现代化的发展。

  国庆50周年大阅兵是我国举行的第十三次国庆阅兵,在当时最能体现我军陆军的现代化进程。国庆受阅的52个方队、梯队中,陆军占26个。徒步方队、车辆方队和空中梯队中都有陆军部队,17个徒步方队中陆军占9个(含预备役、男民兵、女民兵各一个方队);25个车辆方队中,陆军占15个;10个空中梯队中,陆军占2个。受阅的兵种中,也是陆军最多,有步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炮兵、装甲兵、导弹兵、礼仪兵、航空兵。

  人民解放军陆军虽然仍是最大的军种,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陆军了,发展成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航空兵、特种侦察兵、气象兵、电子对抗兵、导弹兵等二十多个兵种,步兵的比例只占30%,技术兵种达到70%,炮兵成为陆军中最大的兵种,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即使步兵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已经取代了徒步步兵。

  这50年,陆军还经过了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的“三大变革”。骡马化的主要特征是人靠步行,指挥员靠乘马,重武器装备靠兽力;1969年,部分野战军改装为摩托化,变为以汽油发动机、胶轮车为动力,步兵以车代行,装备全部由车载;1985年,全军全部淘汰骡马化,改装为摩托化,部分摩托化野战军改装为机械化。机械化动力为柴油发动机、履带式车辆,并具有装甲防护能力和进攻火力,步兵作战全部乘装甲车和步战车。

  陆军由步兵为主的步兵军到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1985年我军在淘汰骡马化时,集团军的试验已经成功。于是,对陆军编成实行了全面改革,取消了以步兵为主的步兵军的编制,组建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步兵、防空导弹兵、航空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

  陆军家族中各个兵种的发展轨迹十分清晰:

  步兵——不仅拥有常规武器,还能操纵战术导弹。步兵已由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取代了徒步步兵。

  炮兵——火炮发展成自行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榴弹炮、自行加农榴弹炮、自行滑膛炮、自行高射炮、导弹发射车等,已发展成几十个型号、口径和品种;火炮射程、威力、精度大大提高;电子系统应用到指挥系统,快速反应和机动能力速度惊人。

  陆军防空兵——这是高炮部队换代性的变化,可以用多种型号的导弹对付空中目标,反应快,命中率高。步兵肩扛地空导弹也已装备部队,成为陆军手中的对空作战撒手锏。

  地对地导弹兵——我军陆军行列中的地对地导弹部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他们装备的战术、战役导弹,成为远程作战的重要兵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