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

辛亥革命网 2013-05-16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李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43年春夏之交,国民政府部队在宜昌石牌顽强阻击,与敌人生死相搏,最终有效遏制了日军的进攻态势。石牌保卫战的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

  日军见屡攻不下,遂于第二天上午用炮火和飞机进行狂轰滥炸,给我方阵地造成很大伤亡。第三天,日军又在飞机支援下继续向我七连阵地攻击,掩体和工事都被破坏殆尽,但该连官兵仍坚持战斗,直到我军再次反攻。第七连奉令撤离时,阵亡官兵达四分之三。

  5月29日,日军分两路向我第十一师阵地大举进犯。中国军队与数倍于我之敌在牛场坡激战竟日。日军为攻占主峰大松岭,在飞机支援下向我阵地发起数次冲锋,双方均伤亡惨重。胡琏命令全体官兵“死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但终因众寡悬殊,中国军队撤离牛场坡。

  誓死守土

  与此同时,日军第三师团越过桃子垭,向桥边南之天台观我第十八军阵地进犯,天台观是我军的制高点,经过激战,日军在阵地前丢下300具尸体。敌人增援后,又调来飞机助战,驻守天台观的我一个排的战士,死守阵地,与敌肉搏,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攻下天台观后,日军开始向我第十一师二线阵地突进,逼近石牌前沿。这一带崇山峻岭,日军重武器无法施展,便用飞机低空轰炸以代替炮击。5月30日,日军向石牌要塞强攻。正当战斗最激烈时,陈诚打电话问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在曹家畈附近的高家岭上曾有3个多小时听不到枪声,这并不是停战,而是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悲壮的肉搏战。

  攻击三角岩、四方湾之敌竟施放毒气。中国军队无防化设备,用血肉之躯与敌相拼,最后将敌歼灭殆尽。八斗坊之争夺,是整个战役最为激烈的地方。敌每一寸土地的进展,必须付出巨大代价。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的尸体堆成了金字塔。

  在激战中,一股日军曾一度钻空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当即命部下将青天白日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

  战斗中,我空军与美国十四航空队(飞虎队)的飞机也频频出动,配合地面作战。在战斗关键时刻,击落日机6架。守卫要塞炮台的100余名海军官兵也沉着应战,运用火炮、漂雷、烟幕“三结合”战术,有力地遏制了敌舰敌机的进犯。

  日军鉴于久攻不下,且伤亡惨重,攻势锐减,而我军却越战越勇。5月31日晚,日军纷纷掉头东逃,我江防军及各路友军立即转入反攻,追歼敌人。6月3日,江防军一线完全恢复战前态势。这次战役,我军共毙伤日军7000人,占鄂西会战中日军死伤总数的三成以上。我军在日本“王牌”陆军面前没有后退,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是国军抵抗日寇、保卫陪都重庆的桥头堡。除了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之外,早在抗战开始不久的1938年,这里就发生了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这场为保存人员、大型设备、器材、军工物资的战略大转移,是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完成的。而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则牺牲在宜昌的另外一场战斗——枣宜会战中。5月16日临牺牲前,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抗战期间,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陶铸等在宜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姐妹也同样飞抵宜昌,慰问抗战伤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