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良的《崂山抗战忆往》(1)(7)

辛亥革命网 2012-10-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抗日战争爆发,李先良亲往崂山恢复青岛市政府之对日持久抗战。李先良为给自己“坚持崂山抗日斗争”树碑立传,于抗日战争胜利之次日,便

  枪支靠以上所述的来源,但是子弹则非常的缺乏,一支枪没有子弹,便成废铁一般。我们在敌后抗战八年,从没有接到中央一枪一弹的接济,可是天天有战事发生,如果弹尽矢绝,岂不束手就擒,对此我们只有多方收买,最初是把老百姓家里所藏的子弹一粒一粒的收买来;其次以电影片剪碎装入子弹壳内,后来就间接由老百姓从伪军方面一颗一粒的买来。我们平均每一支枪,每次只配发十粒或八粒子弹,其余便分发几个自制的手榴弹,如果一颗枪有了二、三十粒子弹,那就胆大气壮起来,有恃无恐了。大家知道中央补助我们弹药,在千万里外遥远的重庆,由于子弹难得,大家爱惜子弹重于爱惜自己的生命。

  我们把崂山里的敌伪据点攻克,饬工协助将尚未破坏的白云洞道观修复一部份的房屋,使胶东各地前来崂山接洽公务的抗战志士,得以到此胜景游览并招待住宿。此外偶有自重庆化装通过敌伪地区前来视察的大员,我便常伴同这些远来的宾客,在洞内作村酒野蔬的宴会,别有愉快滋味。三十四年八月胜利后,老道将白云洞客厅重建,益显得宏伟壮丽,我曾题名该厅为「迎宾馆」,并在洞门口大石之上镌刻「白云为家」四字,以作永久纪念。

  3 太平宫——军品粮秣库

  太平宫在崂山的西北隅,由华岩寺往北行不到五里,地很僻静,我在抗战期中第一次登临崂山,就在此住宿。记得那是夏天盛暑时节的一个月夜裹,经过由鲁东莱阳到崂山途上一百五十余里的星夜跋涉,直奔太平宫。深霄庭院,花木扶疏,月华如水,使我感觉得舒适愉快,疲倦顿释,至今犹留着深刻的印象。

  太平宫道观并不甚大,但是道观后面,可由曲折的山路走到悬崖天然大石的洞中,初达洞口,需侧身低首而入,洞内深约二十余丈,宽约十尺,约六、七尺,为长方形,两边有自然的石阶、石座,座上有十八罗汉像,像高三、四尺不等,洞口虽小,内部光线甚亮,夜间虽无灯火,而内中犹明,最奇特的是此洞除地上有崎岖不平之砂石外,其余全洞及神像等,全是一块巨石铸成。洞外,太平宫旁因巨石堆积,石缝洞穴到处连接,曲折贯通,入其中者一如走进八阵图,不得其口而出,游击队在此躲藏,敌人便无法前来搜索。因此太平宫后山的洞穴,是我们军械、被服、粮秣的贮藏库,敌人纵然偶尔到了太平宫,也就停步不前,不敢再越雷池,望而兴叹,祇有掉头而去了。三十三年春敌人曾集结部队,分路围剿,作为它的所谓剔抉扫荡。我曾率少数卫队从旁道走到太平宫后山上,俯瞰敌人的行动,有一路敌兵确是奔向我们而来,我们就转到后面二、三里的地方,凭险等候,那里是鸟道巉岩,敌人行走一段步履维艰,便停止转头回去;就是他们继续上来,也无法找到我们的踪迹,同时还会遭我们伏击,受到创伤。我对于八年游击战经验,悟到游击战势,颇能极尽奇正变化之妙,如孙子所谓「少则能逃,不若则能避」「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致人而不致于人」,使敌「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游击战真乃合乎孙子兵法的原理,一个弱势的国家,以游击战可以拖垮强国的攻势,越战对于美国,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

  崂山里的太平宫,在抗战八年期间始终安全无事,这真是名符其实的太平!

  4 柳树台、王哥庄与大崂——封锁与反封锁

  柳树台为崂山中部山区的交通咽喉,王哥庄为崂山东部通往即墨南部的要道,大崂为崂山西部的中心要冲。青岛日军自迭次进犯崂山失利以后,遂改变军略计划,实行据点战略。三十二年春天,日敌调集海陆空军,以陆军七、八千人为主攻力量,作空前未有的进扰,所有崂山四周的山陬要隘,都布满了敌兵,一面强征民夫构筑碉堡,经过一个月之久,把碉堡筑成,留兵驻守以后,主力部队始行撤回青岛。敌人这一措施,可真够厉害,他们一共设立的有登瀛、黄山、柳树台、大崂、汉河、王哥庄、下河、张村、鸿园以及海岸边沿的沙子口等据点,都是高峯深谷形势天成的所在,尤其柳树台、王哥庄、大崂更是咽喉要道,他们控制在手,便截断了我们的连络,阻碍了我们的活动,我们为保生存,非出死力拔去不可。

  柳树台高约四百六十公尺,为南九水北九水之分水岭,两旁峯峦夹峙,极为险要,自德人辟路后,可由青岛市乘汽车直达柳树台,途经李村约三十余里可进入九水山区,沿途两山相夹,一水中穿,峭壁危岩,苍松奇石,层峦迭嶂,清流激湍,诸胜景错出其间,行其中者,如入山阴道上,使人应接不暇,自青岛来此者,车行至此止。柳树台有德国旧时病院楼台两所,俄国人所设客邸新屋数楹,青岛收回后,曾有规模较大之崂山饭店设置于此,自南九水路开辟后,游人悉取道柳树台以观鱼鳞瀑。柳树台北下为北九水,潭水清澈,游者多喜休憩于此,然后再往观鱼鳞瀑诸胜。北九水庙在附近,正殿为三元宫,有明天顺二年建太和观碑,壁间嵌有龙阳易顺鼎诗:「清溪回转听流泉,隔绝红尘别有天;诸涧好花如静女,静峯奇石似飞仙。三春海上寻三岛,一日山中抵一年;独倚桥栏更惆怅,斜阳红到古松边。」其处旧有石屋书院,为即墨邑绅课士之所,溪流清浅,地极幽邃,益以该处空气清鲜,气候和顺,后来有疗养院亦设于此,由欧洲籍修女主其事。抗战期间,彼等曾悉心医治我受伤将士,并设法掩护,使不为敌人察觉,等于我方附在之医院。三十三年八月六日我青保部队进袭该敌伪据点,碉堡一经炸毁,堡内敌伪逃窜,余众均被解决,遂告克复。

  王哥庄为崂东区第一大镇,三面环海,一面倚山,是青岛通崂山和即墨的要道。日寇占据青岛的翌年,就在这里设立一个自卫团据点,控制了崂东一半的地区。这个伪自卫团有二百余人,都是被敌人胁迫而来的当地老百姓,我们一面进行策反工作,一面以实力进攻,压迫投诚。三十二年三月二日我青保队官兵出动千余人,向伪自卫团猛击,伪兵见我声势浩大,激战未久,就停止抵抗;所有伪自卫团官兵,除少数伤亡外,全部向我投诚,他们把枪支械弹悉数缴出,于是崂东局势,顿然开展。当时我们曾把这次战役经过报告中央,曾蒙中央电令嘉勉,并分别给奖。

  大崂位于崂西之中心,地当冲要,我保安总队自克柳树台王哥庄后,崂东崂南已全归掌握,惟崂西之大崂,仍被敌伪盘据,青岛市政府遂令保安总队继续进攻,迅予夷平。该敌伪据点建筑坚固,我军急攻不下,乃选拔射击手以强烈火力集中射击,使对方不敢抬头,并以手榴弹向三层平台猛投猛炸,战至深夜,天正下雨,乃乘机潜近碉堡安上炸药,两角炮楼轰然炸塌,我军遂以白刃冲入碉堡,伪军死伤枕藉,其余皆束手就擒,天明时胜利结束是次战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