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后清朝重建的近代海军

辛亥革命网 2012-09-14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北洋水师在黄海中日甲午海战惨败后,我国的首只近代海军舰队便不复存在,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这个大军种了,自北洋水师覆灭后到中
  甲午海战后重兴海军之路

  大清重兴海军的开端

  甲午海战惨败后,清王朝“天朝大国”的余威尚存,在此后的十余年中,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力。在“内忧外患”,综合国力 “积贫积弱”的困境下,更在张之洞、刘坤一等大臣和一批有识之士的多方努力下,于战败后的次年,即1896年又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帝国海军之路。

  1896年5月总理衙门指定许景澄向德国订购的3艘穹甲巡洋舰中的最后一艘“海琛”号军舰北上驶抵大沽。另外两艘“海容”、“海筹”已分别先期驶抵大沽。3艘军舰排水量均为2950吨,航速大于20节,功率7500匹马力。火力系统包括克虏佰式150毫米口径炮3门,105毫米口径炮8门,60毫米口径炮2门,鱼雷发射管1个。

  1897年夏天,在英国订购的“海天”、“海圻”号巡洋舰到达大沽。外形看这两舰有点像日本巡洋舰“吉野”号,排水量4300吨,功率17000匹马力,航速24节。配有阿姆斯特朗式8英寸口径炮2门,4.7英寸口径炮10门,47毫米口径炮12门,37毫米口径炮4门,鱼雷发射管5个。按期到达我国的还有德国实硕厂制造的“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号鱼雷艇。5艘巡洋舰、4艘鱼雷艇,使重兴海军的实力猛增了18000余吨。尤其“海天”、“海圻”属于二等巡洋舰,是我国近代海军史上,仅次于“定远”、“镇远”的大吨位军舰,对于复兴海军,能够起到核心力量的作用。可惜从此以后,清政府向西方购舰的活动又停滞下来了。这样就开了两个先例:一是南洋从此专注适用于长江航行的浅水中小型军舰;二是向外购舰的对象转向近邻日本。1909年,在日本订购的14艘小型舰艇全数到达我国,总计排水量5700吨。这批小型浅水军舰,构成未来长江船队的主力。

  清政府重新启用原北洋水师军官

  甲午海战战败后,北洋水师军官全部被淘汰,成为个体户或打工者。水兵退伍回原籍,一些人又成为了渔民。高级军官中,叶祖珪待罪天津,邱宝仁、林国祥不知所向,以后未见复出。萨镇冰回原籍福州。不久,夫人陈氏去世,萨镇冰本人处境十分悲惨,只能就城内缙绅之聘,教授各子弟西学。回乡水兵的情况流传后世者更少。

  1899年4月17日,光绪皇帝召见前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副将衔补用参将萨镇冰,着开复革职处分,分别赏加提督衔、总兵衔,统领和帮统北洋“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各舰及鱼雷艇,仍归北洋节制。“选择朴实勇敢,熟悉驾驶之员,督同认真操练,以为整顿海军始基”。旋任命刘冠雄任“海天”管带,萨镇冰兼任“海圻”管带。

  1902年,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奏保,开复原北洋水师军官林颖君(原“威远”管带)、李鼎新(原“定远”副管驾)、李和(原“平远”管带)的官职。1903年,袁世凯奏保萨镇冰才堪破格擢用,奉旨以水师总兵记名简放。又将原北洋水师军官蓝建枢、何品璋、程壁光、林文彬开复原官。

  进入20世纪后,清王朝对于海防建设又趋重视,海军将领也迭获加官。由于原北洋水师武职实缺已裁汰,新授北洋军舰将领的官缺只能向南洋、广东旧式水师借用。1903年度,实授叶祖珪为温州镇总兵、萨镇冰为南澳镇总兵。两人均留在北洋统带海军。1904年又授叶祖珪为广东水师提督,仍留北洋差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