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边区的对敌贸易战

辛亥革命网 2018-08-17 08:54 来源:团结报 作者:顾亚欣 查看:

贸易战是和平年代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贸易双方往往通过各种经济手段限制对方商品进入己方市场,同时又尽力获得对方市场。在战争时期,贸易战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

  贸易战是和平年代一种特殊的斗争方式。贸易双方往往通过各种经济手段限制对方商品进入己方市场,同时又尽力获得对方市场。在战争时期,贸易战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在抗战时期,各抗日边区往往处于交通闭塞、自然资源及农产品丰富的偏远农村,需要通过对外贸易输出多余农产品,获取必要的工业品。而敌方则利用其控制了沦陷区工业的优势,进行经济封锁,拉高工业品价格,使抗日边区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对敌贸易战便成了当时各抗日边区经济斗争中的重要内容,并从多方面予以展开。

  控制及运用战略物资

  贸易战取胜的基本前提是控制关键性的战略物资,使己方不致被“卡住脖子”,进而再以此类物资作为进行贸易斗争的武器。以粮食这一物资为例,各边区一方面将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减租减息、减轻封建剥削等方式促进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另一方面以武装斗争打击外出抢粮的敌人,或者夺回被敌人抢走的粮食。如1942年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时,日军原计划在太行第一专区抢粮325万公斤,最终只抢到18.9万公斤。同时,还积极对粮食进行隐藏或转移。1938年春,日军在冀中地区搜刮粮食,八路军各部便“用一切方法与努力,将铁路两旁之粮食搬入山地”。

  在控制了粮食的基础上,各抗日边区进而运用粮食作为武器,对地方展开贸易攻击。1942年,太行山西部粮食收成较好,敌方在占领区内低价强购粮食。抗日边区政府便以高于敌人的价格从太行山西部大量购进粮食,再运到缺粮的平汉路以东地区出售,使得产粮区和缺粮区民众的利益都得到保障,使敌方遭遇经济损失。而在扣除实际售出的粮食后,边区的粮食还有所增加,进一步巩固了贸易战的基础。

  内外贸易双向结合

  在贸易战的高峰阶段,交战双方往往实行统制贸易。各抗日边区当时对与敌占区之间的贸易便采取了这种方式。这是由于抗日边区和敌占区的主要产品分别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如果实行自由贸易,则抗日边区将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基础将受到冲击。这种统制贸易主要表现在对不同物品的具体政策上。如对机械设备、通讯设备、药品等边区缺乏的物品鼓励进口,对边区可大量生产的山货、木材等物资鼓励出口。对边区尚不能批量生产的火柴、煤油等物品有限制地进口,对敌方急需的生铁、废钢等物品严禁出口,奢侈品、消耗品等则严禁进口。

  而在边区内部,则实行自由贸易,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繁荣商业活动。这主要是由于任何经济体都应是积极进取的,如果在对内和对外贸易中都实行统制,则边区经济将趋于封闭和死亡。而这种对外统制、对内自由的贸易政策彼此间互相结合,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方面,对外的统制贸易排除了敌方的干扰和破坏,并加强了物品输入和输出的计划性,使对内的自由贸易获得安定的环境。另一方面,对内的自由贸易有助于活跃市场、调剂物资、平抑物价;同时又可搞活经济、刺激生产,为对外统制贸易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货币战的实际配合

  在贸易战进行的过程中,货币战往往对之形成配合、支持,共同对敌方形成打击。为了活跃经济、保障供给,各边区相继成立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同时,由于国民政府的法币一直与美元、英镑等外币挂钩,币值坚挺,各边区同时也使用法币以保证经济的稳定。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没收了英美等国在华的金融机构,因而也无法用法币获取外汇。于是,日伪方面便开始将手中掌握的法币送去各边区以套购物资,造成边区内法币购买力下降;与法币挂钩的各边区货币也大幅贬值。于是,各边区政府展开货币战,禁止在边区内使用法币。再用回收的法币向敌占区套购物资,又以这些物资支持边区货币。经过不断地摸索,逐渐形成了秋冬季增发货币收购农产品,春季抛售农产品回笼货币的固定做法,保证了物价的稳定。

  上述做法使得货币战有效地参与到贸易战当中,使各边区得以及时用多余物资换回急需的敌区物资,打破了敌方的贸易封锁,也为贸易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促成了以物资为发行准备的货币金融制度的创新。

  税收措施的密切辅助

  税收壁垒是现代贸易战的常用工具,抗日边区的贸易战也对税收工具予以充分运用。抗战时期,边区的贸易政策是“服从于边区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以边区之有余,易边区之不足”。相关的税收措施紧跟这一政策,争取必需品输入,并限制非必需品的输入,从而对贸易战形成辅助。这主要表现为对不同物品实行不同税率,如在进口税方面对棉花、布匹等边区的必需品实行低税收;对烟酒等非必需品实行高税收。而在出口税方面则对边区的富余产品实施低税甚至不征税。如对食盐不征税,对甘草则征税较轻。同时,通过实行货物活动税和过境货物回税等办法,有效限制了敌方对边区的物资倾销,保证过境货物不在边区内偷销,并保证正当商人的合法贸易。如在1943年与国民党的贸易战中,陕甘宁边区便通过这一方式制止了对方对茶叶、玻璃、球类制品、橡胶玩具等货品的倾销。

  通过对敌贸易战的实施,抗日边区巩固了经济,为打破封锁和战后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经济人才,为执掌全国政权后应对更为复杂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