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与晋城大德制针公司(2)
辛亥革命网 2017-06-22 09:52 来源:民革山西省委会 作者:许永忠 查看:
五、购销办法
大德制针公司销路广阔,公司分别在太原、天津、新乡、开封等四个城市设立了庄站(即购销站),每站设庄客、管账、厨师各一人。庄客负责购销,长期驻站和各地联系业务。原材料多由天津购入,多为进口材料,有时也从开封站向青岛、上海作部分采购。原材料主要是1、2、3号钢丝,条长约1米,每骡驮两桶运回厂内。产品外销是装入大小桶后,每骡驮两桶运外地销售。公司长期雇用运输脚户,每邦驮骡12头。有时也雇用骆驼向口外运销。除本省销外,经津、并、新、汴四个庄客站远销绥远(今蒙古)、察哈尔、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占领了我国北方广阔的市场,且远销国外。
六、厂规厂纪
从“大德造针工厂”到“大德制针公司”,都有很严格的厂规厂纪,了解到的有下列几项:
①早上6点至12点,下午l点至6点为工作时间,迟到或旷工者扣发工资。
②一般只上白班、小夜班,如加夜班,另加工资。
③端午节和中秋节各休息一天,不过星期日。
④过大年放假半个月,正月初十上班,凡初十以前上班者,每人奖大洋10元。
⑤要服从调度,要有责任心。
⑥产品不合格者,由技师叫到办公室,当天处理。
⑦盗窃公司财物,按情节处理,直至开除。
⑧不按规程操作造成事故者,追究责任。
⑨注重安全生产,出现致伤等严重事故,罚款或降级处理。
⑩招收职工经考核后由经理批准执行,不得任意到厂就业。
对这些厂规厂纪,经理祁鲁斋本人带头严格执行。据当年在厂的常富印老人讲:祁鲁斋身为经理,总想把厂办得象个样子,对得起大家,处处遵守厂规,给别人做榜样。他真是胸无二意,一心办厂。
祁鲁斋把公司看得很重要,谁也不能损害公司的利益。他执掌公司财权十五年,未贪分文;而且严于律己,不准家属进工厂就业。针厂附近有他的亲属数家,都要求让子弟进厂工作,他一个也没有答应。祁鲁斋胞兄三人,堂兄弟三人,五个弟弟无一人进厂就业。
七、工薪待遇
公司的工资有几次变动。全厂人员的工资有几个档次,悬殊较大。起初,不论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是固定工资。经理年工资额960元,副经理600元,外国技师500元,一般管理人员300—400元。工人月固定工资人均7元,津贴7元,计14元,全年168元,后改为计时计件工资,月工资基数为9元(每天为0.3元),月出勤工资达10元者为满勤。比如出勤工资达9元者奖1元,共10元;出勤工资达10元者奖1元共1I元;出勤工资达14元者,当月工资则加倍发给,计28元,也就是获得双工资,这是工人的最高工资。不过创双工资纪录很难,全年创双工资更难。高平北张寨村常富印老人讲,他在大德公司当了12年工人。有一年,因家务旷工半个月,当月工资甚微,其余11个月,他拼命加班加点,月月出勤工资达14元。
大德公司的工人每七八人住房一间,比较拥挤。工人伙食每天早晚饭没有多大变化,只有中午饭定为两米一面,即两个中午小米干饭,一个中午是白面,如此循环,花样不多。如果加班到晚上9点,除加班工资外,每人六两面汤面;加班至12点,夜餐是1斤白面吃两次。
八、结局
1930年,中原大战,市场萧条,大德制针公司产品销路出现萎缩,生产开始下降。1933年,身居太原绥靖公署的上将秘书长贾景德,要在老家沁水翻修宅第,请祁鲁斋全权负责。祁随将日常事务交副经理阎寿山负责,遇到大事和祁商量。1935年冬,贾宅新居完工,就在峻工的前一天,祁鲁斋突然去世。
祁鲁斋去世后,大德制针公司受到重大损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路困难,生产严重下降,资金出现短缺。在这种情况下,长治裴宝棠又投资3000元,公司又向银行贷款3000元;股东们出现意见分歧,每况愈下。
1938年正月,日军轰炸晋城,建厂18年的晋城大德制针公司毁于敌人的炮火之中。
晋城大德制针公司在敌人炮火中永远消失了,但它作为孙中山实业计划思想在山西、在晋城的影响将永载史册;它作为中国近代制针工业的先驱也将永留史册。祁鲁斋、刘知章等在晋城最早开创近代工业的实业家们也将载入史籍。
(作者:民革晋城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