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把“经济特区”搬到海外

辛亥革命网 2006-12-11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倪志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胡锦涛主席最近趁到河内出席亚太经合会议之机,顺序访问了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通过高层的频频外访,推动“走出去战略”,实

  胡锦涛主席最近趁到河内出席亚太经合会议之机,顺序访问了越南、老挝、印度和巴基斯坦四国。通过高层的频频外访,推动“走出去战略”,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踏入二十一世纪,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大胆地、积极地以不同的形式走出去,包括到境外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才能适应加入世贸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实现更大范围的全方位开放,建成完全市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

  储备太多有喜亦有忧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施压中国经济

  中国入世五年来,得益于自由市场的动力,外贸出口激增,顺差日新月异,也因此使外汇储备,在十一月份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若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后每年外汇储备还会增长一千亿美元以上,不必十年,外汇储备总额将突破二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太多,有喜亦有忧,而超过万亿后,忧胜于喜,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

  首先是管理成本太高,投资风险太大:就好像一个人,一间公司,没有钱寸步难行,但若钱太多又不善于投资,那就可能使资产贬值,甚至血本无归,打回原形。

  目前,中国以大量外汇购买美元或美国债券,但是,美国的经济愈来愈不景气,美元贬值日盛,导致中国外汇管理风险大增。购买日圆、欧元,也有同样的风险。增持黄金,以及“黑金”(石油储备),是可行之法,但仍嫌保守。

  最佳的方法是向外投资,配合走出去战略,在外国开矿采油,承包工程,即可解决资金出路,又可获得稳定的回报;还能帮助当事国发展经济,达到“安邻、睦邻、富邻”的外交目的。

  胡主席这次到访老挝,双方签订多项经济合作协议,其中之一是,以BOT方式(承建,营运、移交),帮助老挝建造南立1-2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十万千瓦(相等于大亚湾核电站的三分之一)。中国总投资一点四二亿美元,可获三十年特许经营权(含四年半建筑期)。

  与外国建立新经贸合作区

中国人承建欧洲第一高楼

  自一九九六年起,中国陆续在老挝承建四个水电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近二亿美元。开始时以承包方式进行,但老挝缺乏资金,所以,第四个水电工程改为BOT方式,放手让中国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利用,反正,三十年后,整个水电工程移交给老挝,成为该国政府重要的资产。

  从承建→承包→到BOT方式,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不断发展。承建,只赚到一点点工程建造费而已;承包,多解决一些劳工出路;BOT则用钱作长线投资,即解决国内资金充裕,受援国资金缺乏的矛盾,也可以在未来三十年的特许经营期间,赚取更高的利润,得到最高的回报。据报道,中国在其它地方投资工程及矿物石油开采,亦已向BOT方式进展。

  胡主席这次到四国访问,还看了一些地方,为在外国建立经贸合作区拍板定案。到外国建立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新模式。

  据国家商务部关系合作司透露:中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左右时间,在外国设立五十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每个区可获国家财政拨款二至三亿人民币支持,中长期贷款最多可达二十亿人民币,但是,投资环境评估及产业发展项目,要由商务部聘请专家须逐个严格评审。

  中国计划动用一百亿人民币,第一批先在周边国家设立经济合作区。譬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以及胡主席亲自到访的旁庶普省拉合尔的“中巴联合经济区”:缅甸的实兑港,越南的岘港;以及蒙古、中亚等,有八个已经落实了方案,或正在启动。

  拉合尔联合经济区,由巴基斯坦提供土地,中国提供资金、技术及设备,共同开发,由中方管理,把中国经济特区的模式搬过去,不必多久,可以造出一个新的综合性大城市。

  更大胆地全方位开发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搭建经济合作桥梁 4年后相约北京

  有些深水良港,中国原将它们当作由中东、非洲采购来的石油及矿物的中转基地。实兑港及瓜达尔港,还是未开发的地方,中国耗资几亿,修建港湾停泊设施、油库、仓库等,使它的价值大大提高。现在要进一步把它建成综合性的经济合作区,发挥更大的价值。

  第二步是在非洲、南美洲等友好国家,也设立联合经济开发区,从事能源、矿产开发;产品加工;甚至现代农业种植等;第三步是到欧美等先进国家设立合作区,但必须生产电子、计算机等科技产品。

  加入世贸五年来,中国紧跟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外贸额直线上升,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但是,也因此带来许多贸易纠纷,一些国家以反倾销及保护知识产权等名义,限制中国产品入境,或征收惩罚性关税。把经济区设到海外,可以避免上述矛盾,使中国不再过分依赖外贸,有利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也可以使大量的外汇储备,得到更高的回报,并减少金融风险。

  走出去,更大胆地全方位开发,可以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全球经济作更大的贡献,使中国尽快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倪志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