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加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

辛亥革命网 2010-11-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郭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是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大庆、胜利、大港油田见证了中国由“贫油国”向石油大国的转变,也必将成为祖国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亨利·基辛格

  进入20世纪,石油——这个原本不起眼的黑色液体愈发显得举足轻重起来。拥有它的国家一跃成为财富大国,缺乏它的国家想方设法拥有它,于是越来越多的战争因它而生……

  1959年之前的中国都是著名的“贫油”大国,石油很大一部分都要依赖国外进口,这使中国的工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国。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特大油田。基于此,从1955年开始,国家组织对东北、华北地区展开区域性的石油普查,经过不断的尝试、钻探,惊喜一个接着一个,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相继发现使中国逐渐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实现了石油自给。

  一、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和世界特大油田之一,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自北向南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和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1959年,经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大庆长垣构造,9月在松基三井喷出了第一股工业油流,大庆油田由此被发现,并于1960年正式投入开发。当时正值国庆十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的命名便是取自为国庆献礼之意。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特大油田。

  提到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不会被遗忘。打油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中有他石油工人本质的流露;“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话语是他对油田、对祖国最质朴的誓言;而他跃入泥浆池,奋力挥动着双臂的情景也已成为永恒的经典。50年来,“铁人精神”已成为推动大庆油田不断发展的一股无形的力量。

图1:“铁人”王进喜

  自1960年以来,大庆油田致力于产油量的不断提升,就算是十年文革期间,大庆人也坚持“这乱,那乱,唯有大庆不能乱”,一心一意谋发展。到1976年文革结束时,大庆油田的年产油量竟然突破5000万吨,达到5030万吨。此后一直到2002年,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达27年,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的最先进水平。截至2007年底,大庆油区共发现和探明油田40个,累计探明石油储量60.95亿吨,占全国已探明石油总储量的22.1%;历年累计采油19.51亿吨,占1949年以来全国累计产油量的40.47%。2003年,大庆油田依据新形势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方针,适时将原油年产量调到5000万吨以下。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高产的大庆,更看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庆。

图2:夕阳中的大庆油区

  二、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是中国仅次于大庆油田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总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油区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1961年在东营村的华八井附近首次发现油田,1964年正式投入开发。1965年1月25日在胜利村构造上,发现了85米的巨厚油层,日产原油1134吨。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刻,将这一片地区命名为胜利油田。

  1964年投入开发以来,胜利油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到1978年,全油田原油年产量达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1984年突破2000万吨;1987年突破3000万吨;1991年增至顶峰3355.19万吨。为了实现油田持久、长期开发,1998年之后油田一直将年产油量保持在3000万吨以下。截至2007年末,累计探明石油储量47.18亿吨,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17.4%,历年累计采油9.07亿吨。除此之外,胜利油田还利用沿海优势,积极发展海上石油工业。可以说,“海陆并进”是胜利油田新时代下的发展格局,而“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则是胜利油田新形势下的发展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