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四川人从解决温饱跨入总体小康

辛亥革命网 2010-07-12 00:00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陶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8元,2008年达到12633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比1980年增长了7.5倍。 ,新中国60年:

  自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6.4倍

 
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8元,2008年达到12633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比1980年增长了7.5倍。2009年9月29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通报了新中国六十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据了解,按现行行政区划,到2008年我省GDP总量已发展到12506.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507.2倍。
 
GDP西部第一 2008年GDP总量全国第9
 
“2008年四川GDP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9位,西部第1位。”昨日会上,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现行行政区划,1952年四川GDP总量为24.6亿元,到2008年已发展到12506.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507.2倍。也就是说,2008年每天要创造经济总量36.3亿元,相当于1952年一年半的生产总量。在发展中,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降低40.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工业加快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4980户,2008年已增加到13728户,拥有了四川电力、西南油气田、攀钢、二滩、东汽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
 
30年收入涨36城乡居民跨入总体小康
 
据介绍,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38元,2008年达到12633元,增长了36.4倍,年均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元增加到4121元,增长了31.7倍。随着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改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下降到2008年的44.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73.6%降低到2008年的52.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由基本解决温饱跨入了总体小康。从居住条件看,200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9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26.4平方米,增长7.5倍。
 
旅游资源大省 星级饭店达532
 
针对农业经济,粮食总产量1990年超过3000万吨以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稳定在400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250多处国家级旅游资源,122个A级旅游景区,21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星级饭店达到532个。
 
劳务输出大省 省外务工近800万人
 
四川是人口大省,解放初期,户籍人口数为4259.6万人,到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138.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0年的15.3‰下降到2008年的2.3‰,逐步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控制稳定在低速增长阶段。
 
同时,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后,常年在省外务工、经商人口近800万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