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百年变化(二)

辛亥革命网 2010-07-02 0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张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的金融机构的国家化继续加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将为中国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发展提供更大作用。 ,中国金融业百年变化(

  5、1994-2001年:金融业的深度发展阶段的历程和成就

 
这个时期的金融改革继续深化,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调控职能加强,银行外的金融监管职能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承担,政策性银行建立,银行证券法制化继续深化,金融体系各系统职能更加清晰完善,分工更加明确,期货等新兴金融业继续发展。
 
1994年3-4月,三大政策性银行成立,标志着政策性银行体系基本框架建立。1995年金融体系法制化的一年,标志金融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向法制化、规范化迈进。1996年7月,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开启,1996年9月开始,全国5万多个农村信用社和2400多个县联社逐步与中国农业银行顺利脱钩。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保险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机制和分业管理的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999年5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199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对资本市场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金融发展历程及成就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改革步伐加快,并正式得分步骤的对外开放。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QFII制度在中国拉开了序幕。这是将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全球化资本市场体系所迈出的第一步,虽然也带来巨大的资本市场风险。
 
2003年3月10日《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国务院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至此,中国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格局形成。
 
中央银行在三次变革后,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同时,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全方位地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形成,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从而明晰了国有银行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建立起新的国有银行的运行机制。2004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2004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2004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颁布实施。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6年2月底 中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金融业的重要贡献:
 
金融业由于其在国家经济和财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六十年来金融业发展改革历程不仅在一方面见证了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金融业从单一的存贷款功能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之一。统计报告显示,金融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9%上升到2007年的4.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同时,到2007年底,我国城镇金融业单位数为51645个,从业人员389.7万人,从业人员是1978年的5.13倍;金融业创造的现价增加值为11057亿元,是1978年的162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2.9%,比同期GDP增长率高3.1个百分点。
 
1、建国初期金融业对于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国家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各级银行,通过广泛开展储蓄业务,现金业务,多方吸纳外汇等方法,最大程度的集聚资金,支持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稳定了国防。一五时期完成的金融体制改造,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垂直管理的体制使得国家开始真正而有效的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彻底进行,国家计划的实施成为可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和协调,所以明显表现出其调控经济的优越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