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的女子银行

辛亥革命网 2013-10-12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印永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最早在上海提倡设立女子银行,并且极力筹办的人是昆山女士张凤如。早在民国初年,上海女界就有人提出了设立女子国民银行的倡议。,民国年

  一般认为,总行设在天津的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银行,该行于1922年4月开业。银行的创办人为吕公望与陆军总长张绍曾 。吕公望1918年应孙中山邀请赴粤任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兼任护法军政府参谋总长。1921年,吕公望从北京携家眷迁居天津,开始筹办女子银行。 他筹办女子银行的初衷就是要把官太太、姨太太和大小姐们的资金收拢来,为社会服务。当时女子银行的总股本是五千股,吕公望与张绍曾两人各入一千股。每股银圆一百元,总行设于天津,并准备在京沪汉设立分行。银行业务主要由吕公望负责。一年后,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也筹备成立,1924年正式开张。实际上,民国初年上海就有兴办女子银行的舆论与行动,但因种种原因而延迟。

  最早在上海提倡设立女子银行,并且极力筹办的人是昆山女士张凤如。早在民国初年,上海女界就有人提出了设立女子国民银行的倡议。其背景主要有三:一是六国银行团对中国的压迫,引起人们气愤,一方面发起国民捐,一方面遂有组织银行的设想;二是在发展实业同时,也需要在融资等方面获得银行帮助;三是广泛发动妇女参与经济活动。

  1912年12月,昆山人张凤如,首先在上海《神州女报》第三期上发表《发起女子国民银行之说明》,她认为:女子应负国家债权之责任,首在创设女子国民银行,以便吸收全国女子之资财,而司其支配。二万万女子以平均每人有银二两,九百万女子,平均每人有金二两(按:均指女子之金银饰物而言)积金一千八百万两。还有男子及幼孩之金银饰物,保存于女子手中者,统计殆不下二千余兆,其它珍饰尚不在内。以此巨资,只要拿出百分之四十或五十,足够做为女子国民银行之资本。余下的钱,以其一半贷诸政府,外足以清偿外债,内足以资建设。另一半用来振兴全国实业,扩张女界工艺。

  张凤如的“说明书”一出,上海“民立报”的记者徐血儿表示响应,并在该报开展讨论,引起沪上读者极大注意。《神州女报》社还来函索章程。张凤如受此鼓舞,在1913年起草了“筹备中华女子国民银行事务所缘起”及“筹备中华女子国民银行事务所简章”,在上海各报上刊登。

  在《筹备中华女子国民银行事务所缘起》一文中,她说组织女子国民银行有十大好处,第一,可以收受国家财政之抵押,代偿国债减轻国民日后之负担。第二,使政府建设,无须仰息外人。第三,投资实业,振兴全国路矿农林畜牧工厂。第四,流通金融,使全国经济立见活泼。第五,扩充女界自立生活。第六,膨胀女界对于社会势力。第七,增进女界之道德,崇尚节俭。第八,将无用之饰物,变为有用之资本。第九,增加女界之财力。第十,有利于女子参政。

  她提出召集同志数十人,在上海组织事务所。发起人无限数,暂定以一百人为额。发起人每人十股认缴洋一百圆为筹备经费。先在上海一埠开办总行,以后股份逐增,即逐次添设分行于外埠。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上海的女子国民银行最终未能成为现实,但在民国初年的上海女界乃至中国女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影响,被誉为“开女子经济独立之先河”,成为后来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的女子银行之先导。

  1921年秋,北京妇女界首先发起筹办女子商业储蓄银行。1923年冬,上海女界也发起成立“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主持者为严叔和谭惠然等。严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多年,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女子解放经济上独立最重要,于是和女界有关负责人商议,发起组织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谭惠然女士为上海先施公司经理欧彬君之夫人,曾辅助其夫经营商业多年,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于是,由谭惠然为银行董事长,严叔和为行长,另招聘女职员多人,(仅少数岗位为男性,以实现发展女子职业的口号。)该银行虽以男女共同投资相号召,但乃以女子为主体。初收资本三十万,后增为五十万,在1924年5月27日正式开业。行址初设南京路石路(今福建中路)口,后又在路北购地,自建新屋,扩大营业,业务蒸蒸日上。至抗战爆发前,该行的业务依旧很有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