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
辛亥革命网 2016-12-01 09:47 来源:团结报 作者:骆沙鸣 查看: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伟大人物,他用智慧和意志领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共和民主的新时代,开拓出一条振兴中华、复兴中国新的发展道路。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更是一个精神文化符号。孙中山文化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是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中华儿女致力于反台独促统一和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符号 。孙中山文化是我国近代文化的灵魂,其既领导和印证了近代中国文明进程,又在21世纪继续引领当代中国文明走向。我们要传承孙中山文化特质,处理好其世界性和民族性关系,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并扩展和活化其外延,不断提升时代价值。 在现阶段,我们要弘扬孙中山文化精神,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赴台湾,孙中山文化仍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宝贵财富
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推动台湾的抗日反殖运动,曾于1900年9月、1913年11月、1918年6月和1924年11月分别四次只身亲赴台湾,在台湾播下革命的火种,使台湾同胞的抗日光复运动与祖国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融为一体。孙中山认为国家只有统一才有民族复兴。孙中山心系台湾,即使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台湾、不忘饱受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提出要废除日中不平等条约,使台湾回归祖国。正因为台胞认同祖国,所以也关注与支持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台胞没有缺席。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0年台湾分会成立,两岸同胞血溶于水的民族凝聚力得到升华,两岸唇齿相依的革命同盟组织获得新生。1912年他指出“中国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天地之上”,这极大鼓舞了台湾同胞和台湾同盟分会的革命斗志。台湾同胞铭记教诲,坚持斗争, 1945年10月25日台湾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得以光复。
在海峡两岸分治67年的今天,孙中山先生的国家统一思想仍有强烈现实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现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达成两岸同胞的思想文化共识。可见,孙中山文化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符号与文化认同,与博爱理念的连接点和统一的精神象征,依然是联系两岸的精神信仰与文化纽带。孙中山关于国家统一是中国内政的思想和关于国家统一要以民众为基本力量的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要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国干涉势力,要始终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尤其是台湾基层民众和台湾青年。如今台湾许多地名文化仍与孙中山有关,两岸的中山公园、中山路比比皆是,这说明孙中山文化不但是一份历史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外化。在台湾孙中山文化有相当认同度,两岸同胞共同缅怀孙中山先生,就是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建立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作为共同追求。孙中山思想和精神对台湾近百年的社会影响深刻,同胞同心、两岸统一才有台湾未来与民族振兴,这也是孙中山文化成为两岸同胞文化交流合作重要载体的基础与核心。孙中山先生的立国方针中提出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政统一和财政统一“五个统一”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关于和平统一国家,但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思想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孙中山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全国人民便要受害”。当前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我们更应摒弃部分台湾同胞误认为孙中山文化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错误观点认识,要让两岸年轻人更多地熟悉、感悟和传承孙中山文化。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反独促统是必由之路,两岸同胞要不断增进互信、厚植共识、终结对立、抚平历史创伤、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民间智库要将孙中山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命题加以研究,并使其在当今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重新焕发出时代价值光芒,在两岸改革发展中顺势而为、达成更多互信与共识。
继承和弘扬孙中山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
应以孙中山文化资源开发为抓手,以建设全球华侨华人共同精神家园,着力提高孙中山文化影响力的当代功能,用全球眼光和创新精神,追溯和审视孙中山文化,挖掘孙中山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思想。孙中山十分重视中华文化的道德资源,崇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孙中山指出:“因为我们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国家虽亡,民族还能存在,并还有力量同化外来民族。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群体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复起来。”我们要坚持义利统一的新型价值观和道德观,倡导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价值共识。孙中山强调的忠更多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讲的公德即是爱国和利群,这些都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十分契合,这也是与孙中山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作为价值基础和本源。
文化是超越时空、超越分歧的使者,我们应善于运用孙中山文化所搭起的两岸桥梁,增进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促进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良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孙中山文化的根脉,孙中山文化既有全球意识、忧患意识,又有寻根意识、民族意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孙中山虽崇洋,但其更有中华价值偏好,就是“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我们要防止“拜金主义”和自我中心哲学的泛滥横溢。孙中山十分重视社群和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性,强调“天下为公”,社群的公、国家社稷的公是更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和公益。当今可理解为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教育机会公平、就业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五大关系”和谐,中华儿女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更为惊世的洪荒之力。
提高孙中山文化的传播力和认同度,推动实施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
孙中山所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仍不失为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座右铭。中华文化通过孔子学院促进其在世界的传播,也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增强了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对比,中西文化要相互包容和兼容,择其善而从之,也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新时期海内外中华儿女仍应学习借鉴孙中山民族精神气质和内涵,发扬伟大长城精神,激励人们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整合,寻民族文化之根,彰显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统一祖国的凝聚力。历史上海外致公堂也无不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甚至促成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团结一切力量光复中华、振兴中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到“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是也。”新时期在实施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中,我们应弘扬孙中山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在保持个性 中增强对外话语权。如今,孙中山精神已演变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城精神和积小胜为大胜的愈挫愈勇的“中国女排”精神,海内外中华儿女必须锲而不舍、齐心协力、推陈出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以开放发展和包容发展的心态,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世界多元文化之精华,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重塑中国人的人文理想与民族精神,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一条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之路。孙中山提出的以“修身”为本的德治思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德行天下主张,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建共享“五通”工程具有极强的内生动力。对当代世界宗教紧张、民族矛盾突出、生产资料分配不均、社会贫富悬殊所产生各种对抗冲突的语境下,为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互融互补和相得益彰,提供了有效思想武器和方法主张,构建人类共同伦理。在孙中山文化对外传播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孙中山文化可成为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空的人类共同精神财富,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
加强孙中山文化自觉,对振兴中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孙中山文化自觉思想的生成逻辑是“因袭”“规抚”和“创获”,即因袭传统文化,规抚西学和独见创获,孙中山的政治哲学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孙中山认为西方文化只能借鉴,“要按照自己的社会情形”,合我们则用,改变积弱积贫的中国。他晚年更将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达到了时代文化高峰。他说:三民主义之首“民族主义”,渊于孟子,他将西方的民权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嫁接成为新的“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文化渊源同样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总之,“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文化自觉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华“文化自觉”精神的逻辑展开的生动实践。
孙中山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学习借鉴与改造利用的文化价值取向,当前在全球化语境下,进一步提高国民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仍有重大现实价值。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化自信更是中华民族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深刻意识文化自信的真谛,在文化繁荣发展中担当起更重要的文化使命,在挖掘文化积淀和成就文化繁荣中,更集中体现中华文化价值观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文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增强文化自信要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创新发展的伟大社会实践,知行合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取向上增强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自信的根基,兼容并蓄是自信的关键,创新进取是自信的生命,孙中山的伟大革命实践轨迹正是中华文化自信最好的诠释,孙中山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
(作者系台盟中央两岸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泉州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