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伟人孙中山

辛亥革命网 2016-12-01 09:26 来源:团结报 作者:任慧英 路金龙 查看: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缅怀先生丰功伟绩,继续先生未竟之业,无疑是对孙先生的最好纪念。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缅怀先生丰功伟绩,继续先生未竟之业,无疑是对孙先生的最好纪念。

  “振兴中华”的实践者

  1894年,年仅28岁的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从那时起,孙中山终生奔波于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前线。他斥责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呼唤仁人志士奋起救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帝国主义在华利权。正如他在《国事遗嘱》中所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的自由平等。”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当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满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在孙中山看来,清政府“政治不修”“因循苟且”是导致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根本原因。“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在“排满即反帝”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把革命的重点首先放在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上。经过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辛亥年间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诚如毛泽东所言:“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之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南京临时政府夭折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此后,孙中山又相继发动了反对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及两次护法运动,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还反复提醒追随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共和制度的开创者

  孙中山自幼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最高理想。在实践上,他要求以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改造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建立共和。”具体办法则是1906年《同盟会革命方略》所规定的:“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主持下,颁布了许多旨在实行民主共和的政策法令,包括废除长期延续的跪拜礼,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谓。接着,在孙中山的坚持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权利和人身、居住、财产、言论、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等自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为了把中国推进到民主政治的殿堂,孙中山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他在总结西方民主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建构了一整套实施民主共和的理论,包括历经军政、训政、宪政的革命程序伦;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相互制约的五权宪法理论;公民的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复决权与政府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检察权相制衡的权能分离理论以及通过发展地方自治最终实现直接民权和全民政治的理论。他的理论及实践,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曾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清政府振兴教育、发展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宣布:“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并领导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措施——成立实业部,各省设实业公司,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这些措施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共和夭折,孙中山被迫再举革命,但他对发展实业须臾未曾释怀。1918—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著名的《实业计划》,从宏观上描绘了发展中国实业的总体设想。书中提出了包括交通、商港、铁路、水利、工业、矿业、农业、灌溉、造林、移民等方面的庞大建设计划以及吸收外资建设实业的原则办法。《实业计划》是一个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使中国国民经济全面近代化的大规模建设计划,其目的是要把贫穷落后的中国改造成为先进富强的国家,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并驾齐驱。它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找到了决定“中国存亡之关键”的金钥匙,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的首倡者

  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肇始于西方。1896年,孙中山旅居伦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想。1903年旅居日本时,孙中山曾与日本平民社领导人幸德秋水交往,就社会主义的实行问题交换意见。1905年5月,孙中山在布鲁塞尔拜访了第二国际,请求国际工人运动组织接纳他的党为成员。孙中山是中国最早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家。

  孙中山之所以对社会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孙中山“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自幼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有深入的了解,旅居海外时,又目睹了欧美各国“富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的残酷现实,由此引发了他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为了避免资本主义流弊,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伊始,就提出了“平均地权”,实行民生主义的纲领。孙中山强调说,他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用民生主义取代社会主义,旨在通俗易懂。关于在中国如何实行社会主义,孙中山有大量的论述和前瞻性设计,中心思想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分析甲午战后新思潮时说:孙中山“眼光极敏锐,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

  中西文化的整合者

  孙中山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对于西方文化,孙中山强调:“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学欧美之所长”,“学中国没有的东西”。当然也“不能完全仿效欧美”,更不能“奉欧美为至上”。“因为欧美有欧美的社会,我们有我们的社会,彼此的风土人情不同”。因此,学习西方文化,引进外国的东西要“适于民情国史,适于数千年国与民”。对于传统文化,孙中山强调“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提议“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主张吸收其中的精华并赋予创造性的转化,藉以恢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孙中山不仅对中西文化都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强调取中西文化而融贯之。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在欧洲的演说》中宣布:“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晚年进一步提出:“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作一个中西合璧的中国。”融贯中西,博采众长,依托国情,适时转化,是孙中山文化思想的重要特色。他的中西文化观为人们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通途。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