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敌后抗日大军(3)
辛亥革命网 2015-08-11 09:05 来源:张汇滔研究 作者:张枫 查看:
为培养游击干部,蒋介石在1937年底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在武汉珞珈山举办了为期二三个月的游击干部训练班。周恩来、叶剑英和叶挺等曾被请去讲课作报告。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实施游击战之依据”;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
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国民党军将约三分之一的兵力,包括地方武装,共计近一百万人用于敌后战场,建立了大量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军的主要游击区包括:豫东游击区、山西游击区、浙西游击区、鲁中游击区和海南游击区;主要抗日根据地则包括:太行山东南部根据地、中条山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五台山根据地、恒山根据地、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浙西根据地以及皖东、皖北和鄂东根据地,还有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海南根据地等。
国民党领导的这些敌后武装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为了配合武汉会战,1938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爆发一周年之际,山东省第六游击区司令范筑先与六十九军军长石友三商定,派遣山东抗日义勇军首领孟昭进等率部向济南日军发起突袭。进攻部队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当日便突入济南市内,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范筑先等动员上万民工破坏了济南至德州的交通线,又将胶济铁路龙山车站至大临池之间100公里的铁路线完全破袭,瘫痪日军交通,阻其援兵。在激烈的战斗中,广大济南市民踊跃支持抗日武装,送水送饭,救助伤员。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缺乏重武器的抗日武装伤亡巨大,范筑先次子范树民也在战斗中牺牲了。至8月15日,抗日武装趁天降大雨从济南撤了出来。这次战斗消灭日军数百人,使山东日军受到极大震动,全国人民则振奋不己。
1940年4月,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上官云相)第一四七师组成若干游击支队,潜往皖南敌人之重要据点,并在长江布置水雷、施放漂雷,袭击敌舰及运输船只,还于当年8月奇袭马当要塞,全歼矶田守备队一部,焚毁敌人司令部与弹药库后安全撤出。此次袭击,迫使日军增派一师团以上兵力守备长江交通线,其牵制效果相当明显。
在众多敌后游击区中,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是战略位置最重要、对日军影响最大的一个。根据地的主力第十四集团军是少有的坚持在敌后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嫡系中央军。在台儿庄战役和之后的冬季攻势、百团大战中,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部与八路军密切配合,以中条山为基地,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予敌大量杀伤,收复了不少领土。遭到多次打击的日军认为山西“治安非常恶劣”,调动大量兵力,出动飞机坦克,向中条山根据地展开疯狂“扫荡”,而“自1938年以来,13次围攻中条山,均未得逞”。但是,因为中条山地区国民党军与八路军关系密切,卫立煌遭到蒋介石的猜忌而被调离了该战区,中条山防务有所松懈。1941年5月,精心准备的日军卷土重来,突然从东、北、西三个方面进犯中条山,中国军队仓促应战,而且采取依托阵地防御的错误作战方式,使得自身伤亡惨重。至5月底,中国军队战败撤出中条山,战役结束。中条山失守后,与之唇齿相依的国民党太行抗日根据地形势孤立,于1943年4月被日军重兵攻克,孙殿英、庞炳勋先后战败投降,太行根据地也丧失了。受到日军重点打击的阎锡山也与敌伪达成秘密停火协议,再加上鲁中根据地的丢失,国民党在华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丧失殆尽。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更加重视对敌后游击区的经营,但其抗日根据地却每况愈下,越来越少。个中因由,除了受到日军重点打击“扫荡”外,还有国共两党在敌后战场激烈竞争的因素。国民党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的对内方针,敌后国民党军随之掀起反共高潮,开始与八路军频繁摩擦,争抢地盘。由于共产党军队纪律严明,获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因此国民党的敌后武装在摩擦中大多被打败。张荫梧、朱怀冰在河北制造“深县惨案”后,受到八路军吕正操冀中军区的打击,无法在河北立足。与之相呼应,韩德勤在苏北与新四军发生冲突,在江桥战役中受到重创,直到最终被赶出了苏北。当然,在一些地区,国共两党是能够和衷共济、共赴国难的,但或多或少的摩擦和冲突,对于整体抗战的推进是十分不利的。
总结国民党敌后抗战的特点是:1.其属于配合正面战场性质,地位上从属于正面战场,作用上直接为正面战场服务,而非间接服务:2.其本质更多是作战区域位于敌人后方的正规战、破袭战,而游击战的成分较少;3.敌后游击战水平停留在战术层面,未能上升到战略的高度;4.敌后武装以正规军、地方武装为主,重军事轻政治,与人民的结合不紧密,不能藏兵于民,没有达到其“总体战”的预期:5.游击区多位于战略要地,与敌人的对抗性较强,容易引来重点攻击,虽然对敌牵制作用较大,但大多不能长期坚持(与中日战争持久的特点不相适应):6.将领视部队为个人资本,为保存实力不惜投降日伪,美其名曰“曲线救国”;7.敌后武装主要为地方杂牌部队,中央军较少(卫立煌部例外)。
国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再一次证明,只有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推动中国历史不断进步的车轮;只有中华民族内部团结如一,才能渡过各种坎坷与难关,走向最终的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中国再次崛起的今天,紧密联系各界中华儿女,始终保持内部的团结和谐,才能保证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也才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