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暴行和不屈的北平人(2)
辛亥革命网 2015-07-29 08:52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谢荫明 查看:
抗战8年,北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抗战局面
在对日作战的沙场上,在北平这片热土上,到处活跃着杀敌的好男儿。北平沦陷后,为了迟滞日军西进南下的步伐,国民政府调集各路大军汇集南口,集结的中国军队兵力达6万余人。南口战役中,广大参战将士前赴后继,英勇拼杀,伤亡达16679人。从1933年长城抗战至1937年南口战役,国民政府军队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共伤亡25679人。
八路军建立起来的平西、平北、冀东等平郊抗日根据地,1938年至1945年期间,与日伪军作战4200余次,共毙伤俘日伪军46000余人。在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八路军及地方武装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北平抗日斗争植根于老百姓支持和拥护的土壤之上。老舍通过《四世同堂》中人物的口,说出了抗战爆发时北平人的心里话。“我不怕穷,不怕苦,我只怕丢了咱们的北平城!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
1937年7月29日,日军进占北平城。“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清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但是,北平人民没有屈服。佟麟阁、赵登禹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在南口阻击侵略者的中国军队,坚守阵地二十多天,歼敌一万五千多人,击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中共北平地下党员按照中央指示,大部南下或在平郊开展抗日游击战争。7月,党领导下的国民抗日军成立。接着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并逐步扩大,一直在平郊坚持敌后抗日斗争。
因此,抗战8年北平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抗战局面:北平城沦陷,但是城内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歇,有组织的袭击、暗杀、反日宣传不断,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没有断;日军企图包围和分割华北抗日根据地,实际上华北各个根据地连起来却反包围着日伪军统治下的北平城。
到1944年9月,日伪军只能龟缩在北平周边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平郊的农民积极参加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参加游击队、八路军,用枪杆子保卫祖国的领土,捍卫劳动的果实。作家周而复当时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游击部队就在大红门一带活动,大红门离北平城的永定门不过30里;北面十三陵、昌平、怀柔一带是北平抗日根据地;东面是冀东军分区,它的前哨部队一直到通州附近,控制了整个这一条华北和东北之间的走廊;在平西,出西直门不到六十里地,便有我们的抗日政权。所以北平就在八路军的包围之中,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奇迹,有人民的地方,就有八路军。”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像一个不可撼动的巨人似的,站在平郊,守卫着国土,保护着人民。
北平的民众从来没有屈服,也从来没有绝望,他们除了进行反日锄奸的武装斗争外,还为城外的八路军送情报,送物资,送药品,送人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勾连起的秘密交通线,有六七条之多。在这些交通线上,经常有大批青年学生和国际友人往返,如林迈可、班威廉夫妇、武乐文、霍尔、布浪基斯等等。在门头沟的妙峰山,在海淀的东北旺、西北旺、温泉,在著名的潭柘寺,抗日的武装和根据地的军民和北平城的居民都有过直接的接触和交往。甚至有许多人,登上北海的白塔,遥望着云海深处的西边山峰,好像依稀可见祖国胜利的远景, “西山犹在不用愁,自有太平时候”(齐白石语)。
北平抗战的重要历史贡献
北平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平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北平人民始终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线。从九一八事变声援东北同胞到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从长城抗战发出民族危亡的最强音,到卢沟桥抗战掀开全民族抗战的大幕,在华北的最前线树立了一面抗日民族解放的旗帜,给全国人民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提高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第二,平郊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晋察冀边区的屏障和护卫,也是八路军战略反攻、挺进东北的堡垒阵地。平郊抗日根据地形成对北平伪政权的包围,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对伪蒙疆、伪华北、伪满洲国三个傀儡政权都构成了威慑,成为插在华北日伪心腹上的尖刀。战略反攻阶段,平郊部队积极配合苏蒙联军作战,成为华北中国共产党军队向察哈尔、热河、东北挺进的阵地。
第三,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沦陷时期北平城内地下斗争,向根据地输送了大批人才,运送了大量物资,搜集了许多宝贵的情报,有力支持、配合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特别是抗战后期,在以刘仁为领导的晋察冀分局城委(城工部)的领导下,配合武装斗争,进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和情报搜集工作,瓦解日伪,保护、壮大革命有生力量,成为争取抗战胜利的一条重要战线,为解放战争锻炼了一批坚定革命骨干。
第四,光荣的北平人民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驰骋沙场,有的为国捐躯,有的立功受奖,有的成长为军政指挥员或地方领导干部。北平人民与八路军生死与共,并肩战斗,为了支持抗战,保护八路军和抗日干部,不惜献出自己的家园、财产甚至亲人的生命,涌现出一大批邓玉芬式的支前模范,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