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由来与体现(2)

辛亥革命网 2016-08-25 10: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石慧 李颖 查看:

正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成就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奇迹。也正是因为有长征精神,长征的故事壮怀激烈,可歌可泣,构成当代中国最激荡人心的集体回忆。

  1月1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位于遵义城的军阀柏辉章的公馆里举行。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接着,周恩来作副报告。按照会前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张闻天作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即“反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毛泽东接着作了重要发言,讲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他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决不在于客观,而是由于博古、李德实行单纯防御路线,在战略战术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周恩来表示坚决支持毛泽东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批判,全力推举毛泽东为党和红军的领袖。他指出,只有改变错误的领导,红军才能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他的发言和倡议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积极支持。会议气氛紧张激烈,每天开到半夜才休会。最后,会议做出重要决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会议决议,委托政治局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去讨论;政治局常委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为党内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党独立自主地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红军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军队,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红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重要特征。

  1935年8月初,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在右路军进入草地期间,左路军先头部队于8月21日占领四川阿坝地区。张国焘坚持左路军以阿坝为后方,出夏河、洮河地区,完全不顾左右两路分兵北进的主张。到9月初,在中央一再催促下,张国焘才命令红五军进抵墨洼附近,但接着又命令红五军全部返回阿坝。

  张国焘无视中央的劝告,于9月9日致电中革军委,坚持“乘势南下”的主张。同时,电令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从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的报告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与张闻天、博古赶到红三军驻地阿西,与在此养病的周恩来、王稼祥举行紧急会议,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连夜率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9月11日,中共中央率红三军、军委纵队等部继续北上,于当晚陆续到达甘肃省迭部县俄界(今高吉村),与先期到达的红一军会合。当天,中共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焘,令其立即率左路军北上。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10月5日,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公然另立“中央”。随左路军行动的朱德、刘伯承等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责令张国焘立即撤销另立的“中央”。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在红四方面军中也不得人心,许多干部、战士要求北上与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经过党内共同斗争,6月6日,张国焘不得不取消另立的“中央”。

  正如来自美国的革命友人斯诺先生曾经指出的,红军北上的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次英勇远征的胜利结局。一方面,它使每一位红军官兵坚信自己正在走向抗日前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有助于他们把一次可能会是士气低落的撤退,转变成一次精神振奋的胜利征程。另一方面,这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战胜张国焘无视抗日大局、企图偏安川康、另立中央的强大政治武器。对于分裂势力的斗争与胜利,集中反映了党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探索前进,正确的方向越来越明晰。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

  1934年10月,江西雩都(今于都)河边,送行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来到各个渡口,涌上桥头,给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与红军指战员依依惜别,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红军将士们一步一回头,挥泪向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告别。无数的火把将河水映得通红,映照着出征队伍远去的背影。歌曲《十送红军》的渊源就是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民歌之一,生动而真挚地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不舍、牵挂和期盼胜利归来的心情。“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是当时军民难舍场景的真实写照。

  当时雩都河上没有桥,沿岸的百姓听说红军要渡桥,为架浮桥支援红军渡河,几乎把家中所有的木板、木料,甚至于留着为老人做棺材的寿木都捐献出来。最后,大家共找来800多条船架成浮桥。雩都百姓还帮助安置6000多名红军伤病员,并为红军送去5000余名新兵,参加运输队、担架队,跟随红军走上漫漫长征之路。

  兴隆镇、单家集是回民聚居的地区。这里山大沟深,消息闭塞,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在红军到来之前,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反动宣传,群众对红军存有怀疑和恐惧心理。当听到红军要来的消息后,村里的青年、妇女都纷纷逃进深山。

  一向重视群众工作的红二十五军军政委吴焕先,在部队进驻之前,专门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他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在部队中专门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群众纪律教育,介绍回族民众的宗教信仰、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教育部队要团结和发动回族兄弟共同抗日。同时,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即: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打回族的土豪,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注意回族的风俗习惯,注意要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和不准在回民面前说猪等。

  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进入兴隆镇。红军干部和战士不仅严格遵守纪律,还主动帮助回族群众扫院、担水、干活,向回族群众宣传红军对待回民的政策,宣传回汉军民团结,共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军医院的医护人员热情为群众治病,院长钱信忠为一腹胀病患者扎针治疗。红军以实际行动揭穿了敌人的反动宣传,很快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躲进深山的回族群众陆续回到村里,“红军好”的消息迅速传遍兴隆镇、单家集等附近的回民村镇。当地一个回族老人捋着胡子说:“我的胡子都白了,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仁义之师!”许多回民群众还积极为红军做事。当地有两位回族妇女,提着馒头,拎着汤罐上山,为山顶上的红军哨兵送饭。

  红二十五军严格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铁的纪律,给当地回族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回族群众深受感动,当红军离开兴隆镇时,全镇男女老少齐集街头,敲锣打鼓,在道路两旁摆设香案、茶桌、果品,依依不舍地为红军送行。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作者石慧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干部;李颖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