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三打南昌城(2)

辛亥革命网 2016-08-25 13:33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俊平 查看:

南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北伐军在整个江西战场的胜利结束。经过三次殊死搏斗,南昌才终于再次为北伐军所攻占。

  很快,孙元良从大家的视线消失了。不料,到了1928年,孙元良突然又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以后仕途坦荡。这是怎么回事呢?郭汝瑰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留在后方的同学,当时竟认为蒋校长大义凛然,执法如山,真是孔明挥泪斩马谡的重演。事后才知道蒋校长一面下令通告全军枪毙孙元良,一面却给路费让孙元良化装逃跑。以后还送他进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还听到一师的同学说,第一师代师长王俊确有叫孙元良遇优势之敌进攻,相机撤退的命令。后见责任重大,又不敢承担责任,就把责任一概推给孙元良。当时全师黄埔生不服,曾联名写报告给蒋校长为孙元良辩冤,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第六军在南昌城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南浔铁路事先没有切断。孙军源源不断开来,夹击南昌。这种情况下,总指挥程潜只有撤出南昌,撤退时挑了盐务局慰劳北伐军的五六万银元,边扔边走。敌军只顾抢银元,他们乘隙突出重围。全军退往莲塘,但联军依旧不依不饶,跟踪追击,六军伤亡惨重。程潜为了躲避追兵,只好剃须去袍,靠江西老俵的领路,乘一头水牛渡江才得以逃出。渡江的过程比较滑稽,随程潜一起撤逃的政治部主任李世璋说,当时眼看程潜即将接近江岸,不料,因他身躯较重,水牛负荷不起,以致颠翻入江。事后,白崇禧讥笑程潜的这次遭遇为“曹孟德潼关遇马超”。退到牛行车站的一军,被孙军包围,伤亡过半;第19师在万河一带被邓如琢截住,苦战两昼夜,杀开一条血路,但也折损了七成以上的兵力,17师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湘军最精锐的第六军近3万人马被孙军卢香亭部不足8千人正面击溃,战后程潜不禁大为感叹,湘军在清末横扫百万江浙太平军的骄傲历史已一去不复返。

  至此,北伐军主力一军和六军由于未能截断南浔铁路,加上指挥失误、配合不力等因素,遭到孙军主力的南北夹击的重创。事后,蒋介石十分震怒:“这次失败是我们革命军最不名誉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二打南昌 惨败而退

  而此刻江西另外一个战场,李宗仁指挥第七军,正不断取得重大胜利。李宗仁本来奉蒋介石的命令去攻打九江,但中途情况发生变化,他于是擅改了蒋的作战计划。结果,在箬溪与孙军谢鸿勋部相遇。9月30日,李宗仁下令全军出击,鏖战近一日,谢军全线崩溃。李部俘获2000余人,谢鸿勋受重伤,不久在上海死去。谢是孙传芳的心腹,谢部又是孙传芳的精锐,此役为国民革命军入赣后的第一个大胜仗。10月3日,第七军乘胜进攻德安。德安位于南浔路中心,是敌人补给要站,有重兵驻守,且构筑有坚固工事,经激战后于当日攻克。这一切都刺激着蒋介石的神经,他一定要亲自指挥拿下南昌,以立威信。为了保证胜利,除了一军,他还调动了二军的两个师和三军全部,几乎整个右翼集团都被他带到了南昌城下。

  10月5日,刘峙率一军二师攻占樟树;6日,占领丰城;9日,强渡赣江。进抵南昌城下。与此同时,二军和三军也陆续抵达南昌。孙军守备南昌的大约有五六千人。为了使北伐军攻城时,失去屏障和依托,唐福山和张凤歧下令悬赏两万大洋,命令400多名工兵,连夜搜索城内所有商店贮存的煤油。随后,派兵在城门头上用水龙头将煤油喷射于附近的民居屋上,并泼洒大量的硫黄,实施了毁灭性的纵火行为。一时间,惠民门、广润门、章江门、德胜门附近的商铺民居火光冲天,城内财政厅也被烧了。大火借着风势,延烧了三日三夜,总计烧毁房屋在万户以上,著名的滕王阁也毁在这场大火之中,只留下了一块写有“滕王阁”三个字的青石匾牌。有人趁火打劫,很多居民的财物遭到了洗劫。惠民门有户姓江的居民,竟然被抢了十五次之多。生活材资一时极度缺乏,引起物价飞涨,白米原价每石八元,现在飙升到三十八元。一些沦为饿殍的穷人,都纷纷逃到外地去行乞了。

  12日凌晨,北伐军开始攻城,南昌被炮火所笼罩。攻击部队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架起云梯开始登城,守军居高临下,依托城楼,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北伐军几次冲锋,均无功而返。战斗最激烈时,蒋亲赴南昌,召集白崇禧、鲁涤平以及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鲍罗庭等人开会,研究对策。

  白崇禧认为南昌城过于高大坚实,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面对坚城,又背水而战,应该尽快考虑撤兵。蒋介石求胜心切,哪里肯撤。加伦将军和鲍罗庭都站在蒋介石一边,白孤掌难鸣,于是找来了工兵营长,命令他去赣江上秘密搭建两座浮桥,以备不实之需。“小诸葛”毕竟是“小诸葛”,未雨绸缪,后来证明这两座浮桥不仅保住了整个右翼集团,也保住了蒋介石的性命。

  10月12日傍晚,蒋介石来到南昌城外二师阵地,总攻就要打响了,一军的黄埔系将领信心十足,纷纷表示不成功就成仁。突然,杀声震天,黑暗中,孙军敢死队蜂拥而至,打正准备攻城的二师一个措手不及。原来邓如琢组织了敢死队反击,并悬赏5万大洋,捉拿蒋介石。这些敢死队员从南昌城下的水闸偷偷潜出,躲开了北伐军的监视哨,摸到阵前,呐喊着杀入阵中。攻城部队背水列阵,顿时秩序大乱,自相践踏。正准备攻城的二师六团已经被包围,几乎全军覆没。此时南昌城门大开,城中孙军主力全数杀出,北伐军溃不成军,一直败退到赣江边。幸亏小诸葛白崇禧事先已在赣江上游搭了两座浮桥,他大声命令“全军沿赣江南撤,至上游由浮桥渡江。”当退到浮桥边时,混乱的秩序导致不少人被推入江里。白立即告知各将领,再往上,还有一座浮桥可过,这样,军心才初步稳定。黑夜中,边打边撤,逐步退往赣江西岸,死伤无数。直到天亮,才稳住阵脚,一查点,才发现部队损失大半,装备物资大多丢弃,二师五团团长文志文等阵亡。

  蒋介石亲至南昌南门外指挥攻城,大涨了前方将士的土气。然而,南昌城垣甚为坚实,北伐军屯兵坚壁之下,背水作战,犯了兵家之大忌。二下南昌以惨败告终,蒋介石自感又羞又愧。他在日记中写道:“因余之疏忽鲁莽,致兹失败,罪莫大焉,当自杀以谢党国;且观后效如何。”蒋介石陷入极度自责中。

  三攻南昌 围而不攻

  蒋介石进攻南昌失利后不久,各种小道消息漫天飞舞。有人称看到“蒋在南昌附近受伤严重,系子弹中其腹部,因而致亡。俄人鲍罗廷、加伦等也受伤,均抱头鼠窜而去”等等。消息并未经过核实,孙传芳在九江的联军总部参谋处还是就此事进行了通电。一时间,吴佩孚等纷纷通电庆贺。结果成了一大笑柄。

  除第七军正在进行的王家铺之役外,江西战事暂时处于休战状态。北伐军检讨攻赣无功的最大原因为通讯不灵,各军彼此不能相顾,各自为战。蒋介石发电给陈果夫说:“如能有500里以上无线电台10余部投入使用,则赣局早已解决。至今战局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敌人利用铁路运输及九江的交通便利,而我方消息迟滞,联络不确,以至于被敌人各个击破。”所以在南昌战役之后,总司令部赶购新式无线电机和在各地建筑临时飞机场外,并自若溪经奉新、高安至樟树一带架设有线电话,以便各军切实联络。然后,各部队进行了兵员、弹械的补充。至于指挥方面也应重新部署,使职权统一,指挥灵活。多年以后,台湾的《国民革命战史》检讨北伐南昌战役时,认为革命军两次作战失败之原因,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弥补:一、在战略指导上,加强左翼军之兵力,俾能确实切断南浔路,以打破敌利用交通线以相互支援之利;二、在战术指导上,强调各军间之协同作战与相互支援,以避免各自为战之弊;三、设立兵站机构,注意补给事项,以免再犯因补给之不继,而致影响前方作战之害。

孙传芳

  由于两湖战场进展迅速,蒋介石立功心切,产生了轻敌情绪,他对孙传芳部战斗力及军事策略显然估计过低了。从最开始“两个拳头打武汉、江西”再到“打下江西喝重阳酒”的豪言壮语,无疑成了宣传鼓动的兴奋剂。二下南昌的受挫表明,革命军缺乏攻打像武汉、南昌等重要城市的有效战略战术。

  再攻南昌的失利使蒋介石冷静了下来。10月14日,他通知各军暂取守势,主力集结于南浔路以西地区整顿,准备第三次进攻。南昌之役,付出了血的代价,蒋介石这才深感自己的嫡系部队问题严重。他“痛诫”一、二师长官,责骂王柏龄、王俊“根本不是带兵人才”,开始对一师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考虑物色新师长的人选。同时,决定调在两湖战场上屡建功勋的第四军及贺耀祖的独立第二师来赣。

  鉴于孙军主力集中在南浔路九江、德安、建昌、涂家埠等地,得交通之便,可以及时转移兵力,相互增援,因此,第三次进攻以截断南浔路,歼灭孙军主力为主,而不急于夺取南昌。在兵力配备上则分为三路:右翼军,由第二、第三军等组成,朱培德指挥。其中又分左、右纵队;中央军,由第六军组成;左翼军,由第七军及新近调赣的第四军与独立第二师等组成。此外,另设总预备队,由第一军的第一、二师及炮兵团组成,刘峙任指挥。

  担任中央军的第六军主要以乐化为进攻目标。10月29日,第六军奉命从安义出发,于11月3日拂晓驱逐当面的孙军前方部队后,向乐化逼近。在攻占乐化车站时,战斗十分激烈,孙传芳的第四、六两旅约6000余人死守火车头,架设野炮随行随射,第六军部队被炮击阵亡达400余人,阵势顿形松懈。正值危急时刻,政治工作人员全体加入前线督战。高呼“为南昌被屠杀人民报仇!”,同时,第一师第一团加入西侧面攻击,第六军正面部队士气大振,在总预备队第一、第二两师与炮兵团支援下,发起冲锋。这时,恰好卢香亭另派一部增援车站的队伍中,有人不慎走火,前方作战部队误以为是北伐军抄后路了,一涌而退,不可控制。北伐军终于攻占了乐化车站。时任第六军第十九师第五十六团团长张轸,后来向人讲述了攻打乐化战役的激烈和残酷。此次战役双方伤亡都很大,使用手榴弹攻击频繁,第六军官兵在缺乏手榴弹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对方投掷过来的手榴弹,把它拾起来原物掷还,结果收到了奇效。随后,第六军在南浔铁路作战时,为了提高士兵攻击精神,又提出了四个战斗口号:“收复南昌”“打到九江”“为已死同志报仇”“为南昌人民报仇”。今天回顾北伐江西战场的战斗时,军队政治工作被认为起了重要作用。孙传芳虽然也有政治部,曾提出标语:“打倒蒋介石”;“建设共和国”,兵士证章上写着:“兵以卫民,民以卫国,为国为民,兵以思存”的口号,但并未在士兵中建立起作战信念。士兵不知道自己打仗价值所在。

  第一、六军夺取乐化后,程潜即令十九师追击涂家埠,不久十九师完全占领涂家埠。其余各部队也先后占领了牛行车站、德安等要点。南浔路大决战后,第一军一部集结于南昌城下,第一军第一师、六军大部由白崇禧率至牛行车站附近,且由第六军的两师监视南昌城内之敌。此时,南浔线及南昌城郊的孙军已全部被击溃,南昌城内仅余唐福山等残部两三千人。不久,城内残敌投降,退出城外。11月8日,革命军在工人的引导下光复了南昌。朱德培的一份通电报告了革命军入城后热闹场面:民众欢腾,往日萧条寂寞景象陡变为热闹市场,男女老幼,拥挤道途,争相瞻仰革命军旗帜之飘摇。9日,蒋介石进入南昌,南昌战役结束了。

  南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北伐军在整个江西战场的胜利结束。经过三次殊死搏斗,南昌才终于再次为北伐军所攻占。90年过去了,作为北伐战史中重要的一笔,南昌战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将不会被人们遗忘。(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军事教研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