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8个军(2)

辛亥革命网 2016-05-16 14:28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一梭烟雨-余律师 查看:

国民革命军第1军:该军前身是黄埔军校教导团。 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以该校毕业生组成教导第1团,何应钦任团长。

  国民革命军第4军(代表人物:李济深、陈可钰、陈铭枢、张发奎、叶挺、蒋光鼐)

  该军前身是粤军第1师。1920年10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后,桂系军阀陆荣廷败走。11月,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重组广东革命政府,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决定组建粤军第1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兼任师长,陈可钰(后李济深)任参谋长。1922年3月21日,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任师长。同年5月,第1师在北伐右翼总指挥许崇智指挥下,出师江西方向进行北伐。1923年2月,第1师攻入广州后,梁鸿楷升任粤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接任第1师师长,徐景唐任参谋长。此时,该师下辖:第1旅,卓仁机(后陈铭枢)任旅长;第2旅,陈济棠任旅长。全师共5个团:第1团,梁鸿林任团长;第2团,张驰任团长:第3团,邓演达任团长:第4团,戴戟任团长;独立团,张发奎任团长。

  1925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改称国民政府,原辖各省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1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李济深任军长,陈可钰任副军长,邓演存任参谋长,麦朝枢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及1个独立团。以原第1旅改编为第10师,陈铭枢任师长,蒋光鼎任副师长,戴石孚任参谋长,李笠农(后徐名鸿)任政治部主任;以原第2旅改编为第11师,陈济棠任师长,邓世增任副师长,李扬敬任参谋长,林冀中任政治部主任;以粤军第4军独立旅改编为第12师,张发奎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李汉魂任参谋长,廖乾吾任政治部主任;第13师(该师属第5军建制,拨归第4军节制),徐景唐任师长,陈章甫任副师长,余华沐任参谋长,翟瑞元任政治部主任;另以国民政府铁甲车队改编为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同年9月,陈炯明再次举兵向潮汕的粤军进犯,该军奉命第2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作战。

  1926年5月,湖南省防第4师师长兼湘南督办唐生智,因拥护国民政府,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湘军叶开鑫部的攻击,退驻衡阳。为援救唐生智部,该军以叶挺独立团由肇庆先谴入湘,与桂系第7军钟祖培旅,协同唐生智部,先后取得了衡山、渌田、金圣寺、龙家湾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吴佩孚重占湖南的图谋,并由此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同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誓师北伐。军长李济深率第11师、第13师及两个炮兵营留守广东,副军长陈可钰、党代表廖乾吾率第10师、第12师参加北伐。此后至8月中旬,该军右路军的编成内,相继攻克湖南的醴陵、浏阳、长沙、平江等地。8月下旬,该军向湖北挺进,先后攻克鄂南门户汀泗桥和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组成攻城司令部,指挥第4、第7军经过40余天的激战,与10月10日攻克武昌。该军在此次北伐作战中夺关斩将,荣获“铁军”称号。同年11月初,该军挥师弛援江西北伐军,配合第7军等部先后攻克德安、马回岭、九江、南昌等地,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大部,迫使孙传芳仓惶逃回南京。11月27日,该军以第10师扩编成第11军;以第12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为第4军,陈可钰任军长,张发奎任副军长。下辖:第12师,黄琪翔任师长;第25师,朱晖日任师长。1927年4月,该军军长陈可钰因病去职,张发奎任军长,黄琪翔任副军长兼第师师长。随后至6月中旬,该军奉武汉政府之命参加第2次北伐,讨伐河南奉军。在此次北伐中,奉军第11军副军长兼第12旅旅长富双英率部投降,被改编为第4军第26师,富双英任师长。第2次北伐结束后,武汉政府将唐生智部扩编为第4集团军,以唐兼任第1方面军总指挥;将第4军、第11军与贺龙的第20军组编为第2方面军,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第4军由黄琪翔继任军长,缪培南任副军长兼第12师师长,朱晖日调任第11军军长,李汉魂继任第25师师长。7月下旬,第4军除以第26师滞留湖北外,主力第12师、第25师由武汉沿长江南岸东下,进至九江、南昌。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该军为堵截由南昌南下的起义军,奉命沿赣江南下,返回广东。同年11月,张发奎、黄琪翔指挥该军在广东发动驱李政变,将李济深所部新编第2师和新编第4师收编,并将黄绍竑的桂军驱逐出广东。此时,该军由黄琪翔任军长,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第12师,缪培南任师长;第25师,李汉魂任师长;第26师(该师原隶属第11军,8月随第4军回广州),许志锐任师长;教导第2师,薛岳任师长;教导第4师,黄慕松任师长。张、黄发动政变后,李济深调动部队包围广州。为保卫广州,张发奎将第2方面军所属部队调往前线,准备与李济深部作战。12月11日,共产党人利用第4军同李济深和桂军的矛盾,乘广州空虚之机,由参谋长叶剑英率第4军教导团为主力,在广州举行叫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后,张发奎、黄琪翔引咎辞职。由缪培南升任军长,薛岳任副军长,谢膺白任参谋长。吴奇伟继任第12师师长;将教导第2师改为教导第1师,邓龙光任师长;教导第4师改为教导第2师,黄镇球任师长。1928年1月上旬,该军在广东战败,第26师师长许志锐战死,陈芝馨继任师长,该军被迫逃往江西,随后北上南京投奔蒋介石。同年8月,国民党实行裁军,该军缩编为第4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原属部队统一整编为第10、第11、第12旅,分别由谢膺白、黄镇球、吴奇伟任旅长。

  国民革命军第5军(代表人物:李福林、李群、练炳章)

  该军的前身是粤系军队一部。在辛亥革命中,广东都督陈炯明的粤军被北洋军政府的龙济光部消灭。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重组粤军,由陈炯明任总司令,所辖兵力万余人。1921年5月,粤军扩编为两个军,有陈炯明、许崇智分任军长,下辖共3个师,16个旅。1922年6月,陈炯明为独霸广东,发动武装叛乱,粤军分为两派。陈炯明叛军在国民政府两次东征战争中被消灭;追随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许崇智等部被编为建国粤军,李福林为该部第3军军长。辖:林驹、李群、吴近、袁德辉、郑永珍4个旅。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仍由李福林任军长,李郎如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5师,李群任师长;第16师,练炳章任师长。

  1926年7月,国民党军誓师北伐,该军第16师参加北伐,北编为右翼军,配合第5师、赣东独立第1师等部攻占赣州和吉安后回粤归建。第15师李群部及两个独立团由军长李福林率领留守广东,监视赣南敌军,掩护主力集结,保持后方联络。1927年秋,张发奎率第4军等部回广东后,第5军归张发奎指挥,原第4军第13师拨归第5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13师,徐景唐任师长;第15师,李群任师长;第16师,练炳章任师长。同年12月,该军部分武装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后,张发奎、黄琪翔和第5军军长李福林等引咎辞职离粤,由副军长邓彦华代理军长。1928年2月,徐景唐升任军长,邓彦华兼任师长。第16师师长因病去职,原第15师师长李群调任第16师师长。1929年初,国民政府召开编谴会议决定,第5军与第4军各一部缩编为第63师,李扬敬任师长。下辖:第187、第188、第189旅。第5军番号撤消。

  国民革命军第6军(程潜、林伯渠、杨杰、姚观顺、胡谦、杨源浚、张轸)

  该军前身是湘军一部。1924年9月,孙中山在广东韶关誓师北伐,程潜率湘军随从出征。11月12日,孙中山应冯玉祥邀请北上后,程潜奉命回湘召集旧部组成建国军,自任总司令,率部配合北伐军攻打江西,并参加了后来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作战。1926年1月,程潜所属建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军,程潜任军长,唐蟒任参谋长,林伯渠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杨杰任总参议。下辖:第17师,姚观顺任师长;第18师,胡谦任师长;第19师,杨源浚任师长。同年7月,第6军以第18师留守广东惠州,军部啥第17、第19师编为北伐军总预备队,出师北伐,先后转战湘北、鄂南等地。9月中旬,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该军移驻高安、奉新、萍系乡一带休整。

  1927年1月,第6军在北伐军江右军的编成内,从江西直趋安徽贵池,而后沿芜湖、当滁向南京进攻。3月24日,北伐军攻克南京后,蒋介石同武汉政府的分裂迹象日趋明显。3月25日,蒋介石乘兵舰抵南京下关,邀程潜会于舰上,欲劝程潜共谋之,但程潜力主团结,遂自告奋勇赴武汉,居中调解。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趁程潜离开南京之际,对第6军进行分化瓦解,并派兵将该军第19师缴械遣散,将第17师扩编为第6军,由第17师师长杨杰任副军长并代理军长。6月,程潜在武汉召集旧部重建第6军,程潜任军长,李明灏任副军长,林祖涵任党代表,唐蟒任参谋长。下辖:第17师,李明灏任师长;第18师,张轸任师长;第19师,胡文斗任师长;教导总队,李国良任总队长。该军编成后,隶属武汉政府。1928年5月,程潜因同李宗仁争夺两湖地盘被李扣押后,由李明灏代理军长,不久,李明灏他调,由胡文斗任军长,张轸任副军长。下辖:第17、第18、第19师编制不变,另将原属第4路军总指挥部所属两个团编为该军教导师,彭子国任师长。此时,由于程潜被扣,该军被迫由湖南开往江西。8月,军长胡文斗被部下戕杀,由张轸代理军长。随后该军在从湖南开往江西途中,一部由周希武、张其雄率领投奔何键,另一部在江西被王钧、金汉鼎缴械,该军番号撤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