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光复南京
辛亥革命网 2016-05-13 09:1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平 查看:
北伐战争开始后,孙传芳以“保境安民”为名,增兵闽浙边境,向北伐军进攻。南昌大败之后,他宣布5省一律戒严,并把张宗昌统率的直鲁联军引进南京。直鲁军肆意扰民,抢掠财物,殴击商人小贩,调戏妇女,预征漕粮,勒派特别捐。其先遣部队第二十二师一○七旅旅长常芝英一踏入下关,就向前来迎接的江苏省财政厅厅长索要军饷50万元,厅长听后目瞪口呆。他们还强行使用一文不值的军用券,害得商人不敢开市,百姓被逼到官府告状。江浦县知事面对此情束手无策,请示省长。省长也无奈,叫他找常芝英。常芝英却对他说:“我的军队还算好,坏的还在后头呢!”知事无奈,只好弃官离走。到年底,省长陈陶遗也辞职了。民国15年(1926)12月25日,金陵道尹徐鼎康接任省长。
在孙传芳的高压之下,民国15年(1926)年底,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工作陷于停顿状态。为加强南京国民党的工作,省党部调刘少猷到市党部任职。在省党部的领导下,恢复健全了市党部的领导机构。刘少猷任常务委员,张伟方任组织部长,台一谷任宣传部长,文化震任工人部长,傅金铠任农民部长,华脘任青年部长,李端翥任商民部长。重新组织起来的市党部努力恢复各区党部、区分部的工作,积极发展国民党员。民国16年(1927)2月,南京国民党员总数达500人。
国民革命军从武汉挥师东下,南京国共两党更加密切合作,在各个行业、单位建立了工会基层组织,并秘密筹建市总工会、市教育协会等组织。市党部布置党员秘密制作国民党党旗,书写标语传单,准备迎接北伐军的江右军进城。民国16年(1927)3月3日,国民革命军江苏军事特务主任钮永建任命章杰为宁垣特派员,策动南京城内军警为内应。13日,章杰潜入南京城。拥护孙传芳的国家主义派也在加紧进行反动活动。
广州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战争的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打统兵20万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再打有兵20万的孙传芳,最后消灭拥兵30万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北伐军在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下,英勇奋战,所向披靡,民国15年(1926)10月10日攻克武昌,基本上消灭吴佩孚的军事力量;11月8日占领南昌,打垮了孙传芳的10万大军。
民国16年(1927)1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决定东征,彻底消灭孙传芳部队,到南京会师。北伐军分三路大军,西路军由四军、八军组成,唐生智任总指挥,监视河南奉军;东路军由一军等部队组成,何应钦任总指挥,主攻杭州、上海:中路军由二军、六军、七军、十军、十五等军组成,蒋介石兼任总指挥,沿长江两岸东征。中路军又划分为江左、江右两军。江左军由李宗仁任总指挥,从湖北的黄梅、罗田等地,沿长江北岸向安庆推进,横扫江北之敌。江右军由二军、六军和独立二师等组成,程潜为总指挥,林祖涵任党代表,从江西九江一带出发,沿长江南岸东下,直捣南京。江右军下设4个纵队:第一纵队由第六军组成,下辖十七、十八、十九师,军长程潜,党代表林祖涵因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职未随军出征。第二纵队由第二军组成,二军军长本为谭延闿,因谭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未随军出征,故由副军长鲁涤平代军长,李富春为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由独立二师组成,师长贺耀祖。第四纵队由新编第三军组成,军长刘宝题。
在北伐军加紧准备进军东南地区的同时,孙传芳与张作霖也迅速地勾结起来。民国15年(1926)12月1日,奉、直成立了安国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孙传芳为副总司令兼苏皖赣闽浙五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为副总司令兼直鲁联军总司令。6日,张宗昌率10多万直鲁军南下。民国16年(1927)2月18日,北伐军攻克杭州,孙传芳败回南京。23日,张宗昌率部进驻南京,随即建立了七省联军(合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及孙氏的苏皖赣浙闽五省联军)总司令部。前线战事由直鲁军负责,孙的残兵败将开往扬州、南通一带“整训”。随后,南京城内外一律由直鲁军接防。张宗昌面对危急的形势,3月11日决定,由直鲁联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褚玉璞坐镇南京,他自己回徐州策应。
这段时间,城内一片白色恐怖,岗哨林立,暗探密布。仅东南大学一校,就遭11次搜查,抓走学生42人。3月17日,东南大学学生、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第一区党部候补执行委员兼第二区分部常务委员成律、共青团员吴光田惨遭斩首。
民国16年(1927)2月21日,江右军分两路向南京进击。一路是第六军、独立二师等,从九江、彭泽等地出发,经安徽的东流、祁门、大渡口,进攻芜湖。一路是鲁涤平指挥的第二军(曾配合东路军会攻杭州),从浙江入皖南,经宣城向南京进攻。2月27日,第二军从宣城出发,攻高淳、溧水。3月4日,五省联军安徽总司令陈调元在芜湖宣布起义。15日,第二军攻克溧水。17日拂晓,经过两天激烈的战斗,第六军和独立二师胜利克复当涂。江右军乘胜向南京推进,攻克采石矶等要隘,占领了小丹阳等重镇。同时,东路军亦占领溧阳、宜兴等地,对南京形成包围之势。
张宗昌妄图保住南京。3月17日,直鲁军第二十师开往前线。18日,直鲁军第八十三旅增援秣陵关。19日,张宗昌从徐州回南京督战,限令褚玉璞3天内将丢失的地方全部夺回来,下午还派飞机到秣陵关一带助战。同时,张宗昌还令直鲁第六军徐源泉的3个混成旅、白俄兵1个团,在正午时分向江右军发起反攻。江右军奋勇还击,第十九师师长张振武根据程潜的命令,率五十五、五十六两团,由小丹阳向横溪桥、陶吴镇攻击。19日中午12时,两团抵达陶吴镇,经过激烈战斗,击溃敌徐源泉、王栋部4个旅(内有白俄兵1个团)。这时,在右侧方向发现敌兵约一旅,张振武令预备队第五十七团进攻,血战3小时,打败了敌人。20日晚,第十九师占领陶吴镇。第二军光复溧水之后,21日攻占秣陵关。
3月21日,江右军向南京发起总攻击。第六军、四十军进占板桥、东善桥。22日,第二军包抄方山敌兵。当江右军向南京发起总攻之后,南京人民,尤其是交通工人,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市党部等革命团体、工人纠察队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北伐军胜利的消息。浦镇机厂团支部书记、工人纠察队员秦启万化装成邮差,将一封劝降信送到驻浦镇的奉军旅部,吓得旅长惊恐万状。这时,中共南京地委军委负责人文化震等秘密对敌军进行策反工作,并对军阀仓库搞封仓,扣留军阀物资,还派人潜出城,向江右军通报城内情况。3月20日夜,买雨田、许立双带领铁路工人,秘密拆毁沪宁路龙潭、津浦线洋北门一带的铁路,阻止军阀的军运,有力地支援了江右军。当直鲁军从南京城内开始撤退后,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派人秘密出城,前往江右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报告城内的情况:南京被直鲁联军“横劫一空,逆军恐慌达极点,已向浦口退却。人民渴望北伐军莅临,均暗中制备青天白日旗帜”。
3月23日上午,江右军将敌人重重包围。总指挥部决定兵分三路攻打南京。第一路由江右军第十七、第十九两师,第二十七军3个团,共约3万人,在第二军六师的配合下,主攻雨花台、聚宝门(今中华门)。他们在猛攻雨花台的战斗中,一边高唱雄壮的国民革命军军歌,一边奋勇杀敌,歌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经过两次猛烈的冲锋,下午3时许,占领雨花台要塞。接着,乘胜向聚宝门进攻。褚玉璞急令聚宝门外的士兵退入城内,溃逃的败兵沿路挨门抢劫民财。第二路由第四十军军长贺耀祖,率部2万余人,于下午2时猛烈炮击通济门。他选派敢死队20人,携带炸弹攻门,守敌见北伐军来势很猛,弃门逃走;这时,章杰和中区警察署署长横桂芳将城门打开,迎接江右军入城。第三路由第二军副军长鲁涤平率部进攻洪武门(今光华门),兵力1万人。当天,洪武门亦被攻破。
24日晨约4时半起,江右军三路大军陆续开进城内。天明时,全城悬挂起国民党党旗,四处张贴着欢迎北伐军的标语。江右军进城之后,纪律严明,不占民房,不住学校,以革命军的新貌出现在南京人民面前,受到拥护。第六军政治部秘书李世璋、第二军六师党代表萧劲光进城后,及时与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文锦、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务委员刘少猷等取得联系,受到南京地区国共两党及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
国民革命军一面派兵直奔下关,追击溃退之敌,一面派宣传队在城厢内外张贴江右军总指挥程潜、党代表林祖涵发布的布告,向南京人民通告国民革命军的宗旨,安慰民众;同时派六师师长戴岳、党代表萧劲光等率队维持军纪,宣布约法三章。他们向进城各部队宣传:“奉总指挥命令,凡抢劫财物者斩,无故放枪者斩,借故滋事者斩。”各军、师、团等政治部机构也沿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他们积极支持南京地方革命团体的工作,打击敌人,封闭右派市党部,逮捕国家主义派的头子。
下午5时,程潜由聚宝门入城,南京数万人出城欢迎,沿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军民欢庆胜利的歌声、口号声响彻天空。当天,鲁涤平、贺耀祖也进城。至此,国民革命军胜利推翻清王朝在南京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