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和浙江青年
辛亥革命网 2016-01-18 13:39 来源:文成共青团 作者:文成共青团 查看: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期,浙江青年团组织和革命青年在积极建立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支援广东革命根据地建设、迎接北伐军入浙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浙江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新文化运动,以及建党建团方面,一直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地区。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期,浙江青年团组织和革命青年在积极建立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支援广东革命根据地建设、迎接北伐军入浙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为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议。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体团员积极参加统一战线工作。浙江的党团组织分别派代表出席了这两次代表大会。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浙江地方党组织选派共产党员宣中华、胡公冕(二人均为早期团员)以国民党浙江代表身份参加大会。大会以后,浙江省成立国民党浙江临时执行委员会,选举了宣中华、倪忧天、安存真、经亨颐,俞秀松、沈定一、陈廉斋、沈尔桥为执委。中共杭州支部还在国民党中建立了中共党团,宣中华任书记。在中共党团的推动下,全省各地在建党建团的同时,还为没有建立国民党的县、市代为建立组织。全省有三十多个县先后建立了国民党的县党部,其中有宁波、温州、平阳、嘉兴等革命活动蓬勃发展地区,推动了各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开展。
浙江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建立统一战线工作。在一九二四年促成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和一九二五年声援五卅惨案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九二四年五月广州黄埔军校创立,浙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广东根据地建设。杭州团组织选派了宣铁吾、汪志清、周梦莲、樊松华、宣侠父等五人前往广州黄埔,宁波派了裘古怀、虞一呜,绍兴派了沈显庭、曹素民,嘉兴派了柏拔山。宣中华同志受黄埔军校筹备会委托,在杭办理了招生事宜。
根据中央指派,胡公冕同志回浙南一带招募黄埔军校学生。随后又招募教导团战士一千多人。此外,蒋介石还派陈果夫等人到江浙沪一带活动,招罗学生。沈玄庐也参加了黄埔军校招生工作。黄埔军校毕业的浙江籍青年从第一至第四期学员计有四百一十九人,仅次于广东、湖南、湖北。在广东革命根据地当兵和参加其他工作的青年也是很多的。
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许多年青的共产主义者参加了黄埔军校教育和行政领导工作。其中有浙江的张秋人、胡公冕、金佛庄。
一九二六年三月,浙籍年轻共产党人张秋人受党中央派遣,前往广州工作。张秋人是我省早期青年运动领袖,一九二一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三年八月,在团的“二大”上,他和恽代英等四人被选为团中央侯补委员,后又递补为正式委员。接着又任团的上海地委委员,领导上海浙江一带青年运动。一九二四年六月团上海地委扩大为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他担任秘书(即书记),成为华东三省一市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他到广州后,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担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报《政治周报》编辑工作。该刊停办以后,他又先后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广东省党部青年部主办的第一、二期青年训育员养成所任教,不久又到黄埔军官学校担任入伍部和第四、五期学员政治教官。张秋人主讲各国革命史,以各国革命者精神激励青年向上,他的宣传工作是卓著的。一九二五年四月,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广州青年革命军》一文,称颂和支持以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建设新型革命军队中所发挥的模范作用,有力回击了国民党右派的攻击中伤。在延安整风时,此文被党中央指定为高级干部学习材料。在大革命时期,张秋人和恽代英、萧楚女同被誊为“广州三杰”。
一、为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一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议。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体团员积极参加统一战线工作。浙江的党团组织分别派代表出席了这两次代表大会。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浙江地方党组织选派共产党员宣中华、胡公冕(二人均为早期团员)以国民党浙江代表身份参加大会。大会以后,浙江省成立国民党浙江临时执行委员会,选举了宣中华、倪忧天、安存真、经亨颐,俞秀松、沈定一、陈廉斋、沈尔桥为执委。中共杭州支部还在国民党中建立了中共党团,宣中华任书记。在中共党团的推动下,全省各地在建党建团的同时,还为没有建立国民党的县、市代为建立组织。全省有三十多个县先后建立了国民党的县党部,其中有宁波、温州、平阳、嘉兴等革命活动蓬勃发展地区,推动了各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开展。
浙江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建立统一战线工作。在一九二四年促成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和一九二五年声援五卅惨案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九二四年五月广州黄埔军校创立,浙江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积极选派优秀团员参加广东根据地建设。杭州团组织选派了宣铁吾、汪志清、周梦莲、樊松华、宣侠父等五人前往广州黄埔,宁波派了裘古怀、虞一呜,绍兴派了沈显庭、曹素民,嘉兴派了柏拔山。宣中华同志受黄埔军校筹备会委托,在杭办理了招生事宜。
根据中央指派,胡公冕同志回浙南一带招募黄埔军校学生。随后又招募教导团战士一千多人。此外,蒋介石还派陈果夫等人到江浙沪一带活动,招罗学生。沈玄庐也参加了黄埔军校招生工作。黄埔军校毕业的浙江籍青年从第一至第四期学员计有四百一十九人,仅次于广东、湖南、湖北。在广东革命根据地当兵和参加其他工作的青年也是很多的。
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合作的重大成果。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许多年青的共产主义者参加了黄埔军校教育和行政领导工作。其中有浙江的张秋人、胡公冕、金佛庄。
一九二六年三月,浙籍年轻共产党人张秋人受党中央派遣,前往广州工作。张秋人是我省早期青年运动领袖,一九二一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三年八月,在团的“二大”上,他和恽代英等四人被选为团中央侯补委员,后又递补为正式委员。接着又任团的上海地委委员,领导上海浙江一带青年运动。一九二四年六月团上海地委扩大为江浙皖区兼上海地方执委会,他担任秘书(即书记),成为华东三省一市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他到广州后,继毛泽东、沈雁冰之后,担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机关报《政治周报》编辑工作。该刊停办以后,他又先后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广东省党部青年部主办的第一、二期青年训育员养成所任教,不久又到黄埔军官学校担任入伍部和第四、五期学员政治教官。张秋人主讲各国革命史,以各国革命者精神激励青年向上,他的宣传工作是卓著的。一九二五年四月,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广州青年革命军》一文,称颂和支持以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建设新型革命军队中所发挥的模范作用,有力回击了国民党右派的攻击中伤。在延安整风时,此文被党中央指定为高级干部学习材料。在大革命时期,张秋人和恽代英、萧楚女同被誊为“广州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