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

南通市“三会”领导一行莅临理治小学调研

  秋日细雨,清浅绵长。南通市理治小学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氛围。10月14日下午,南通市“三会”(老区开发促进会、乡村振兴促进会、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王乃儒,南通市“三会”副理事长金星华、顾宗瑜,南通市“三会”办公室副主任张丽华,在通州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瞿云峰、常务副会长姜兆军、副秘书长徐祥忠,二甲镇党委书记姜铮莉、二甲镇关工委主任陈平等陪同下,专程来到这座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命名的红军小学。

  在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汉荣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校园内的红色景观,深入了解学校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

  步入理治小学,红色印记俯拾皆是。从“理治广场”到“长征主题广场”,从朱理治纪念室到红军小学纪念室,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成为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

  王汉荣校长介绍,理治小学作为南通第一所红军小学,自成立以来,深入挖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校友朱理治的红色文化资源,秉承“学理明理,以理治身”的校训,深耕红色育人沃土,将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办学体系。

  调研组一行在会议室观看了专题纪录片《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视频生动呈现了学校在硬件提升、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等方面的丰硕成果,赢得了在场领导的频频赞许。

  随后,王汉荣校长以《赓续红色文化 抹亮成人底色》为题,向调研组作了专题汇报。王校长从“以物化人——让校园不断生长出美”“课程育人——享受有意义的课程生活”“以美润人——助推学生腾飞艺术的翅膀”“活动化人——拓展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四个维度,介绍了学校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系统开展红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详细阐述了如何将朱理治等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和崇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精神的具体做法,形成了具有理治小学鲜明特色的“红色育人”模式。

  听取汇报后,南通市“三会”副理事长金星华代表调研组发言。他对学校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将其打造为立体化、沉浸式思政教育课堂的做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我们虽没有到过理治小学,却对这所红色学校早有耳闻,没想到一所乡村小学办学如此精彩!老区开发促进会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红色精神的组织,理治小学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了很多实事,创造了很多品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推广。”

  南通市通州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已连续两年在理治小学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惠及二十余名学生。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南通市理治小学办学成果,特别是红色特色教育的一次检阅,也体现了市“三会”对传承老区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挖掘和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不断擦亮红色教育品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