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纪念 > 纪念设施 >

中山纪念中学简史(2)

  一九四七年,党组织秘密派增海波(现职穗高教处办公厅主任)来校任教,并与原在校当教师的江士骙一起,建立和加强该校党团地下组积,发展了鲍康尧、黄富泉、伍菊若、徐东祥、徐致文等教师,和孙曼光、冯守仁、张汉文、张志刚等同学十余人入党。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又秘密发展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六、七十人,积极开展校内外(担负南萠至那洲沿公路的联络和领导)工作。在校内以组织“合唱团”、“读书会”等形式团结了大部份进步师生,展开了对反动统治(包挌潜入校内的敌特分子、托派分子)的斗争。为了准备迎接解放,更加壮大了的党团地下组织,一历协助五桂山区革命武装筹集经费、药物,一面又组织护校工作,严防敌人转移或破坏学校财产,确保“纪中”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由于及早作好思想准备,就在人民武装进军石岐的当晚,集合钟声震醒了犁头尖山,党组织向全校师生员工宣告:“纪中解放了”!并随即为党输送出教工、学生一百多人参加县内接管工作。

  一九五O年三、四月间唐颖波校长因病辞职,江士骙接任。学校回到人民手中之后,除旧更新,迅猛地向名副其实的革命方向发展。一九五三年便被确实为省第一批重点中学之一。一九五四年初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纪中”与广雅(广州)东山(梅县)三校被肯定为广东省三个典型中学。这前后几年,不但升大人数多,体育成绩尤为显著,参加县、地、省学生运动会,成绩多次名列前芧。一九五九届高中毕业升大考试成现,名列全省第二。江士骙校长一九六O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介绍了纪中教学工作经验。中央和各级党委及社会知名人士十分关心“纪中”的成长和发展:朱德、谷牧、习仲勋、周扬、华罗庚、高士其、沈钧儒、张治中、蔡延楷、邵力子、荣高棠等都曾先后来校视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生前每年校庆均来信致贺和指导工作,还为校名亲笔题字。

  解放初的十七年“纪中”为祖国培养了三千五百多名毕业生,半数以上考上了大专院校,不少人还考上全国著名的北京、清华、科技、中国医科等大学和北京航院。“纪中”不仅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仅在中山、珠海、顺德几个县市里的处、部、办、科、局级干部中就有吴寿桃、孙曼光、萧海涛、冯守仁、林顺中、张汉文、陈堂、简庆华、简冠筹、林材、马清、程联沛等十多人,其余散布各地的就更多。他们都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如校友中黄满栈担任武汉体院运动系副主任、陈华燮是华南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陈健飞是中山医学院的脑外科专家、梁秀龄是神经科专家、张志刚是河南轴承研究所副所长。还有在各种专科研究所从事科研,经常参加全国性研讨会交流经验,或出国当专家的校友:陈冠雄(高能物理)、李文光(煤炭)、萧兆如(土壤化肥)、张友才(陶瓷)、胡秉轩(医学)、许尚侠(心理学)、余振新(激光)等。在美、加取得博士学位的校友有唐元正、唐言立兄弟,取得硕士学位的须邝锦洪。据估计达到教授级的不下卅人。校友黄巧叔、潘月娥、陈雪光、黄桂暖、李淑女等分别担任国家田径队、八一体操队、省田径队的教练。还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干得很出色。校友刘根源、莫丽芬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西藏一直干了廿多年。有的校友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四川、贵州等过远地区坚持岗位工作。校友刘美等十多人到农场安家落户廿年以上,表现积极,有的已成领导成员。“纪中”毕业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

  十年浩劫期间,纪中备受摧残,成了“重灾区”。打倒“四人帮”后,“纪中”于一九七八年恢复为省重点中学。在上级党政领导关怀下,工作取得较快的进展,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图书、仪器和体育设备不断充实,且日趋完善;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庄严肃穆的孙中山头像安置在校门前,壮观的科学大楼,友踞在校园右方;崭新的教工宿舍大楼,矗直在寿屏山东侧;宽阔平坦的水泥校道,贯通全校,环境整治一新。尊师守纪、勤备俭朴的校风,得到恢复和发扬。关心国家大事、团结互助、自觉学习、积极锻炼、蔚然成风。由于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努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