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站 > 晚清留日潮 > 蓝天蔚五次赴日经历及影响

蓝天蔚五次赴日经历及影响

辛亥革命网 2023-03-28 14:20 来源:关东学刊 作者:王鼎 蓝薇薇 查看:20096
晚清到民国初年,蓝天蔚曾五次东渡日本。五段赴日经历,对蓝天蔚个人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近代留日学生史上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清到民国初年,蓝天蔚曾五次东渡日本。

  1899年作为湖北官派留学生首度赴日,先后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在1903年留日学生发起的“拒俄运动”中,蓝天蔚因担任“学生军”队长而在留学生界有重名。

  1904年1月,蓝天蔚带领所遴选的50名湖北派遣留学生第二次赴日。

  1907年10月,蓝天蔚一行被委派参观日本陆军秋季操演,此次为第三次赴日。

  1909年时任陆军第八镇三十二标统带的蓝天蔚请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获准后于同年秋四度赴日。

  中华民国成立后,蓝天蔚下野,自请出洋游历,于1912年6月至7月在日本短期滞留后转而赴美,是为蓝天蔚最后一次赴日。

  五段赴日经历,对蓝天蔚个人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近代留日学生史上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言

  蓝天蔚(1877-1921),湖北黄陂人,谱名春山,字子静,号秀豪。(1)参照《蓝氏宗谱》卷8,湖北黄陂蓝家大湾蓝毓财私人收藏,第31页。另,按:蓝天蔚因仰慕洪秀全(1814-1864)为豪杰而取号“秀豪”。其字应为“子静”,既往研究中常将其字与号所混淆。先后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按:原文所载履历有误,此处勘正)。留学期间表现十分活跃,1902年接任清国留学生会馆干事,积极参与湖北同乡会的筹备工作并协力创办《湖北学生界》,1903年发起组织“拒俄义勇队”,被公举为队长。归国后,历任新军标统、协统等要职。武昌起义爆发,“三杰”共谋响应,张蓝发起滦州兵谏,迫清廷下《十九信条》。吴禄贞被刺,张绍曾解职,蓝天蔚独木难支,在奉天发动起义失败,旋南下大连,被举为关东大都督,再赴上海,组织北伐军。旋奉南京临时政府命,任关外都督兼北伐军第二军总司令,率海陆军北伐。共和肇建,蓝氏下野,游历欧美各国。张勋复辟,组织旧部讨逆。参加护法运动,任靖国军鄂豫联军总司令,兵败遇害,年仅44岁。1926年归葬于武昌卓刀泉伏虎山(现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其与同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吴禄贞(1880-1911)、张绍曾(1879-1928)并称为“士官三杰”。(2)“士官三杰”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为吴禄贞(湖北云梦)、张绍曾(直隶大城)、蓝天蔚(湖北黄陂),第二种为蒋百里(浙江杭州)、蔡锷(湖南邵阳)、张孝准(湖南长沙)。另外,蓝天蔚之生平参见蓝薇薇:《蓝天蔚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晚清湖北留学生之代表人物蓝天蔚与日本的关系。既往研究对蓝的日本留学之探讨主要集中在其第一次赴日时期(即1899年9月至1903年11月),很少涉及他其余四次的赴日经历。本文将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利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的往来文书、档案以及杂志,缕述清末民初蓝天蔚的五次赴日经历,勾勒其留学以及归国后的真实状态。

  01初次赴日留学

  (一)入成城学校,升学士官

  中日甲午战争后,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军制和军事教育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1897年,张之洞以造就湖北新军将领为宗旨,奏请设立湖北武备学堂,同年,蓝天蔚被选入该学堂学习。(3)王鼎:《清末にける湖北省の軍事留学生:成城学校·陸軍士官学校を手がかりとして》,现代社会文化研究科编:《環日本海研究年报》2020年第25号。1898年,张之洞委派首批干员赴日本考察军事。赴日详考的人员中,都司衔尽先守备吴殿英是此次“游历详考”日本军制及各种学堂章程的重要整理者。(4)冯天瑜:《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吴瀛:《故宫盗宝案真相》,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年,第326—327页。蓝天蔚在湖北武备学堂接受的教育,即仿效于日本军事幼年学校。

  1898年张之洞著《劝学篇》,力倡游学西洋不如东洋。1899年秋,湖北省遴选81名(官费78名、自费3名)学生以及游历视察官分两批自上海赴日。蓝天蔚等46名为第一批,乘“神户丸”于10月21日出帆先发,黎元洪(1864-1928)等35名为第二批,乘“山城丸”于10月28日后发。抵日后,蓝天蔚先入成城学校,接受预科军事教育(5)参照《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陆军学生之部(请求番号:B-3-10-5-3_1)》,东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检自: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Ref.B12081617200,图184-188。;预备教育结业后,于1901年作为工兵科学员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6)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立于1874年,为日本近代军事史上一所重要的军事教育机构,共培养了61期学员,达3万余人。士官学校的教授科目主要有:战术学、战史、军制学、兵器学、射击学、航空学、筑城学、交通学、军队教育、一般教育、法制经济学、外语。《陆军士官学校条例》规定,陆军士官学校乃召集陆军各兵种士官候补生,对其进行初级军官所必需的教育,即培养下级军官。(《御署名原本明治二十六年敕令第二百三十三号陆军士官学校条例》,国立公文书馆藏,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开)第二期。(7)郭荣生校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名簿》,沈龙云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5-7页。

  (二)参与创办同乡会杂志,组织拒俄运动

  在严格的日式军事教育的课余,蓝天蔚也积极参加同乡会、励志会等团体活动。(8)章宗祥:《任阙斋主人自述》,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政治军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2页。1902年3月东京神田区成立“清国留学生会馆”,经即将卒业的吴禄贞与张绍曾推荐,蓝天蔚接任会馆书报干事。是年秋,鄂籍留日青年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组织了“湖北学生界社”。(9)李栅一:《李书城生平》,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湖北: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171页。同年11月,蓝作为见习士官进入联队实习。(10)清国留学生会馆编:《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二次报告》,东京:清国留学生会馆,1902年,第3-6页。

  1903年1月,蓝天蔚参与创办《湖北学生界》月刊,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首家以省名命名的期刊。该刊列有论说、学说、教育、经济、实业、军事、史地及国内外新闻等。至第六期易名《汉声》,另有增刊号《旧学》。(11)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三民书局,1966年,第773页。日本学者实藤惠秀以为:“虽是地方性的杂志,但事实上它们的水平却比中国国内的杂志还要高,拥有广大的读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量购买这些书和杂志后,兴冲冲地走下皂荚阪的留学生中,鲁迅也是其中一人。这些书刊藏在他们的归国行李中,流传到湖南、四川、广东等地……将新文化的气息传遍中国。”(12)[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172—173页。

  蓝天蔚参加了这个刊物的编辑工作(13),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0页;熊秉坤:《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l辑,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页;李春萱:《辛亥首义纪事本末》,《辛亥首义回忆录》第l辑,第19页;朱峙山:《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第2辑,第106页;《辛亥首义回忆录》第3辑,第145页。并连续发表了四篇逻辑上紧密关联的军事学论文。“军人无礼乎?世界极有礼之一文明物也。军人有礼乎?世界极无礼之一野蛮物也。试述其义。”(14)蓝天蔚:《军解》,湖北学生界社编:《湖北学生界》第1期,1903年1月。这是蓝天蔚所著《军解》的开篇。解析军队性质,细说军队既是无礼,亦是有礼之物,主张军人要有担当精神,“以文明为脑,以野蛮为体。文明其心思,野蛮其手段,文明待同族,野蛮待外族”,直行军国民主义。(15)按: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思想界逐渐兴起一股军国民主义思想,主要是宣讲求体育,养成国民尚武精神,号召救亡图存。这一思想最初仅限于在知识分子尤其是留学生中传播,但随后很快扩散发展,成为当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进步思潮之一。军国民主义思想的兴起,与留日学生掀起的拒俄运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拒俄运动期间,军国民思想已在留日学生和国内学界中广泛传播开来,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8-99页。)

  第二篇《军国民思想普及论》,以各国各邦为例,论述“国家生存全系乎军。组织军队之义务,全在乎国民”(16),蓝天蔚:《军国民思想普及论》,湖北学生界社编:《湖北学生界》第3期,1903年3月。文章称施行军国民主义,要使国民有担任义务兵的责任,养成武人之精神。要普及军国民思想,又“须使全社会之国民,皆深知军队与国家之关系”,因而撰第三篇《军事与国家之关系》,以英、法、德、美为例,说明军事“用之独立,为兴国之第一义;练其实力,为防国之最利器”(17)。蓝天蔚:《军事与国家之关系》,湖北学生界社编:《湖北学生界》第4期,1903年4月。国家以军队而立,军队恃何以存?

  第四篇《军队之精神》开篇称“军队之于精神,犹鱼之于水,人之于空气。有之则活,无之则死”(18),蓝天蔚:《军队之精神》,汉声杂志社编:《汉声》第七八月合册,1903年9、10月。精神是成军之关键。军队精神附丽并见诸施行者,在于军纪,秩序、服从和职守三者为养成军纪之道。文章进而指出本国军队徒具表象,不存精神,大声疾呼必“使形式与精神而并重”,“力除积弊,彻底澄清洗刷之余,急与教育。必使全军发爱国之热诚,为保种之争竞”。

  四篇文章体现了蓝天蔚的军国民主义思想。蓝天蔚认为,军国民思想之普及,非数言所可毕其义。“盖未事之先,须使全社会之国民,皆深知军队与国家之关系,军队与经济之连属,军队与教育之影响,始可有济。故次编采集军事学之定理原则,以诱起国民之精神,并供身列军籍者之一参考焉。”(19)蓝天蔚:《军国民思想普及论》,湖北学生界社编:《湖北学生界》第3期,1903年3月。

  蓝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原计划于1903年4月升入炮工学校继续攻读军事,其后还可进入陆军大学或工科大学深造,以此方案则还需要留学5年。此时已在日本留学近4年的蓝天蔚提出希望请假一周(不含往返时间)回国省亲的要求。虽获清国公使批准,但此事还是被搁置下来(20),《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陆军学生之部(请求番号:B-3-10-5-3_1)》,东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检自:JACAR(Ref.B12081617400,第359画像目;《清国陆军学生蓝天蔚归国省亲休假事宜》,东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检自:JACAR(亚洲史料中心)。因为其间发生了“拒俄运动”。

  1900年庚子国难之际,沙俄趁机出兵中国东北,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承诺18个月内分三批撤出东北,1903年4月,沙俄单方面撕毁条约,企图强占。全国舆论哗然,“拒俄运动”就此爆发。东京留学生界决议组织“义勇队”,备赴疆场。5月改为“学生军”并制定《学生军规则》。(21)《学生军规则》,《湖北学生界》第4期,1903年4月。蓝天蔚被公推为学生军总队长,全队编为甲区、乙区、丙区,各区辖四个分队。从成员名单上看入队者共约120人,另有本部职员29名,女性参加者亦有12名。(22)冯自由:《革命逸史》第5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5页。同月4日学生军本部各员分科任事。5日揭示学生军课程表,6日学生军齐集开始操练。

  留日学生激于爱国热忱的行动,遭到清廷疑忌和压制。1903年第五期《浙江潮》刊《党祸又作》:“袁世凯以军国民教育会队长蓝天蔚奏达北京,近数日内地风鹤警报,俨如革命军之已至。”(23)《党祸又作》,《浙江潮》1903年第5期。由于日本外务省和神田警察厅出面干涉,五天后,学生军解散,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此次蓝和同期日本陆军士官毕业生龚光明(甲区队长)、敖正邦(乙区队长)、吴祜贞(丙区队长)均未加入。(24)《留学界纪事》,《浙江潮》第4期,第5期。

  或许是对蓝天蔚的行为有所顾忌,同年11月,时任湖广总督署理的端方(1861-1911)饬令蓝天蔚暂时回鄂。时任清国驻日公使杨枢(1844-1917)照会日本外务总务长官珍田舍己(1857-1929)办理此事。日方回函查问“该生拟入炮工学校,曾经奏准令其明年一月入校,此次令其回国,是否日后再来入学,回去共需几何时日,因奏请时必须叙明,如何处之,即希从速示覆。倘尊处不得其详,请电询鄂省,再行示知可也”。后外务省又追加咨询“蓝天蔚回国后,如能赶于公历明年一月内再来,仍可入炮兵工程学校。倘若逾期,则需退学”。(25)《杨枢为蓝天蔚是否日后赴日入学事致端方函》(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初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1996年,第67页。

  值得注意的是,军国民教育会的主要成员及骨干在回国后,所组织发展产生的长沙华兴会(宋教仁、陈天华等成立)、上海光复会(军国民教育会之暗杀团演变而来),与另一重要革命团体兴中会组成的同盟会,均演变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可以说,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是革命运动的一大转折点。

  02 1904年带队二度赴日

  蓝天蔚归国后,与端方论救国要图,非汉人愤发为雄不可。端方动容,谋以联姻为消弭汉满畛域之见。“询君,君颌之。端入奏行其议。”(27)张人杰、戴传贤、商震、蒋作宾:《蓝天蔚事略》,《革命先烈褒恤案》(1928-09-20—1929-01-04),全宗号:001;全宗名:国民政府;入藏登录号:001000003857A,台北:“国史馆”藏。1904年1月,端方复派蓝东渡日本,并从湖北武备学堂中挑选了50名学生随蓝一同赴日,此批学生计划分别学习“测量、陆军、军需、辎重、军医、兽医、乘骑、蹄铁、鞍工、军乐”(28)《蓝天蔚事略》,《蓝上将荣哀录》残本,经蓝氏后人夏志敏(武汉)影印保存,未刊。

  根据余大鸿向端方报告“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三时抵长崎,偕蓝天蔚、卢(永祥)两学生登岸,经中国街,尘埃满目,民情凄怆,见国中人至,欣然有喜色。”(29)《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50页。可知蓝第二次抵日时间为1904年1月10日。蓝天蔚抵日后悉心收罗日俄战事情报。13日,蓝致端方函,提醒端方日俄开战在即,形势紧张,湖北方面改良扩充刻不容缓。(30)《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第250页。

  蓝遴选之50名学生抵日后如何安置?参查双绥于1904年2月11日写给端方的两函。一封:“蓝天蔚带日本学生应入振武学校者三十七名,均已入校。其学下士之十二名,因参谋本部以诸多碍难见覆,无校可入,祗德资送回鄂。适余大鸿等同时归国,即嘱其沿途妥为照料。”(31)《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第256页。

  另一封:“蓝天蔚带领来东之学生五十名,除派学陆军及陆军经理辎重、测量、军医、军乐、兽医等科官费学生全在兹等三十七名及自费学生高声震,均经卑职禀请杨公使函送入振武学校肄业。其派学骑手、鞍工、蹄铁等学生萧国藻等十二名,应入炮兵工科学校及骑兵实施学校肄业,卑职已于参谋本部商妥,定期入校。嗣以俄日开战,该两学校均经解散,卑职又禀商杨公使暂行送入振武学校……”(32)《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第257页。

  此次蓝天蔚留日时间甚短,未待入陆军炮工学校攻读即又被召回,然由其遴选后留日的这批学生尽心于学业,成为“鄂军军事学发展之嚆矢。”(33)《蓝天蔚事略》,《革命先烈褒恤案》(1928-09-20—1929-01-04),台北“国史馆”藏。他们先进入振武学校学习,之后许多成员都升入陆军士官学校的第四期或者第五期继续学业。归国后更是在新军系统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影响深远。

  同批赴日留学生的名单如表1。

表1 1904年湖北派遣50名军事留学生

表1 1904年湖北派遣50名军事留学生(续)

  图片资料来源:《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陆军学生之部第二卷(请求番号:B-3-10-5-3_1)》,东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检自: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Ref.B12081617800,第8至11画像目。

  其实,蓝天蔚在第一次回国之前,已于1903年10月取得了日本陆军炮工学校第一大队的入学许可,登录的学号为“2408”。从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记录中,可确认到清国驻日公使杨枢和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1855-1911)就蓝天蔚未按承诺的时间归队之问题,敦促蓝尽早来校报到的往来记录。几经波折后,蓝天蔚虽于1904年1月抵达东京,但未及办理入学手续即被北京练兵处紧急召回。

  3月,蓝天蔚同良弼(1877-1912)、舒清阿(1877-?)、敖正邦(1880-1940)、唐在礼(1880-1964)、龚光明6人先后回国。(34)按:除唐在礼为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生之外,其余5人为第二期毕业生,良弼为步兵科、舒清阿为步兵科、敖正邦为步兵科、龚光明为炮兵科、蓝天蔚为工兵科,参照《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陆军学生之部(请求番号:B-3-10-5-3_1)》,东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检自:JACAR(亚洲历史资料中心)Ref.B12081617800,第24至28画像目。余大鸿函致端方:“偕来之诸生,已于中历十二日(1904年1月28日)进振武学校,续派之诸生亦于是日到东,舒、蓝、敖、恭诸生约二十左右回鄂。”(35)《出国游学生等致端方函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4辑,第254—255页。而《清国留学生会馆第四次报告》记载蓝天蔚毕业的时间为光绪三十年正月,即1904年2、3月间。依此可推测蓝此次抵日后,亦去日本陆军联队继续见习,期间完成此前因端方召回国内所打断的联队见习,并获得工兵少尉军衔。

  1904年初,湖北籍留日毕业学生哈汉章、文华、吴祖阴、吴禄贞、沈尚濂等5人被调往北京练兵处任用。北京要再调蓝天蔚等进京工作,端方不满,回函“蓝天蔚等五人现因鄂省添练常备各营,约束训练在在需人,经香帅(张之洞)一再熟商,不得不留鄂备用”,(36)《上军机大臣庆亲王》,端方档案,端567,函23。在京之张之洞也写信给端方请予抵制。经过张之洞和端方的劝说后,最终选择留鄂的蓝天蔚被委任湖北将弁学堂、武高等学堂军事教习,兼任湖北营务处(后改为督练公所)参谋所咨议。(37)《致京练兵处·天津袁宫保》(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六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11,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9132-9133页。1905年12月被张之洞委任湖北新军第一镇正参谋。(38)《遵照新章改编营制饷章并设督练三处折》(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第4444页。

  蓝天蔚治军桑梓期间,其部下许兆龙回忆:“蓝氏兼湖北将弁学堂教习和学友会会长,不到一年,得全堂学员之信仰,多尊为明师,赠匾献旗,名传湖北全军。日人小岛教习常对张彪统制说:‘蓝氏学识优长,深得人心,有辅佐才能,无骄傲恶习,这种优秀少壮军官,就是在日本军队中,实不可多得。’……张氏后保荐蓝氏为该镇正参谋官,专办军务,不再兼将弁学堂之教习,只兼日人小岛教习之翻译官,使展其材。”(39)许兆龙:《蓝天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册,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1905年,第一镇改编第八镇,蓝任原职。1906年,北洋袁世凯、湖北张之洞各练新军,会操于河南彭德府附近。蓝天蔚充南军总参谋官,会操三日,南军均占优势。其阅兵大臣总评说蓝天蔚计划周详,辅佐适宜,应提升,遇缺即补。张彪乃保荐蓝为步队第三十二标统带官,使其亲练新式陆军。(40)许兆龙:《蓝天蔚》,《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册,第85页。蓝天蔚教育新军又管理新军,因出其所学,手订该标教育方针,内务规划,并刊印《教育杂志》。(41)贺觉非:《蓝天蔚》,湖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料编辑室、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资料室编:《辛亥革命湖北人物传资料选编》,湖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料编辑室,1983年,第20页。

  03 1907年赴日演习

  1907年,蓝兼任湖北督练公所参谋。同年10月,中央陆军部委派陆军部第九镇统制徐绍桢(1861-1936)、湖北陆军参谋长蓝天蔚、陆军部军谘处副使哈汉章(1879-1953)、北洋督练公处帮办刘询等一行赴日观操。此次视察14日出发经由长崎、神户,抵达东京后拜谒清国驻日大使、拜访日本外务省、陆军省以及参谋部。操演全程如下:11月13日开始操前预备,15日为东西两军大操之日,18日操演结束,19日为阅兵式。(42)《光绪三十三年赴日观操报告书》,王宝平主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2 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39-460页。12月蓝天蔚等东渡观操一行回国后入京禀事。赴东观操人员名单如表2:

表2 赴东观操名簿

  资料来源:王宝平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2 日本军事考察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04 1909年再入日本陆军大学

  1908年秋,当时各省新军次第成立,蓝天蔚携师友学生离开湖北后,先南游豫章江宁皖浙,北历燕冀,考察各地新军创建的得失,以为讨论之资。(43)《蓝天蔚事略》,《蓝上将荣哀录》残本。

  1909年7月8日(宣元年五月廿一日),时任湖广总督陈夔龙(1857-1948)为《陆军第八镇三十二标统带官蓝天蔚再赴日本陆大肄习事折》(44)《湖广总督陈夔龙奏陆军第八镇统带官蓝天蔚辞差出洋游学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政府官报》第619号,1909年7月。呈上奏折。奏折曰:“陆军第八镇三十二标统带官、湖北督练公所参议蓝天蔚,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肄业,升洊今职,并经陆军部派兼充一等谘议官。该生学识犹长,谙习军略,在鄂多年,深资得力。兹据禀称现在新军学理甚深,自顾识见浅陋,请重赴日本陆军大学肄习三年,兼习欧洲语言文字,然后再赴西洋游学两年,以增智识等情前来。查该员虚心好学,志趣向上,深堪嘉许,自应准其出洋,以宏造就。除将该标统带一差,另行委员接充,并告明出使日本大臣妥为照护……”。

  是年,蓝天蔚获准后再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45)按:日本陆军大学创办于1882年,是一所以培养参谋和高等军事人才为目的高级军事教育机构。创设初始为陆军参谋本部直属机构,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二战结束前共培养六十期军官。陆大教育的主旨为研究高级用兵(指挥旅团以上部队的战术和狭义的战略)所必要的学术原理(军事学),训练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教育重点在战术、战史与参谋要务。其中战术为中心课程,其次为战史,第三为参谋要务。另外,与军事制度相关的法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军人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学识也被列为履修课程。(高野邦夫:《近代日本军队教育史料集成》第七卷,东京:柏书房,2004年,第210页。日本陆军国大学校对留日学生限制极严,能录取的更寥寥可数。蓝天蔚至日本陆军大学后,受东条英教(1855—1913)(46)按:东条英教,日本岩手县人。曾参加西南战争。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后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在参谋本部任职。曾任陆军大学教官。中日甲午战争时任大本营参谋。1896年任《日清战史》编辑部部长。1901年升少将,后升中将。日俄战争中任第八旅旅长。后历任留守近卫第一旅旅长、朝鲜京城守备旅旅长等职。等娴熟于军事的将官之讲授,学问日渐精进。(47)《蓝天蔚事略》,《革命先烈褒恤案》(1928-09-20—1929-01-04),台北“国史馆”藏。

  蓝天蔚从大学肄业后的1910年6月拟访问下关重炮部队第四联队,于是通过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照会陆军大臣寺内正毅(1852-1919),但陆军大臣担心军事机密泄漏,最终拒绝了蓝天蔚的来访。此次留学之后,蓝再无赴日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经历。1910年蓝天蔚回国后,经陈夔龙举荐被调任奉天。(48)《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以蓝天蔚充北洋调扎东省混成协协统领官片》(宣统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政府官报》第995号,第11页。

  1910年7月22日,北大营的陆军第二混成协统领王汝贤调差,陆军部决定所遗之差由蓝天蔚接充,蓝天蔚到差任事。(49)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省长公署档》,档案号JC010-01-021089。据胡鄂公回忆,“滦州士兵之倾向革命,始于陈宧任二十镇统制、蓝天蔚任协统之时。陈闹起家于湖北自强学堂,蓝则由湖北武备留学日本士官毕业者。当陈、蓝在二十镇时,设讲武堂,设随营学堂,由官长自为教授,使下级官佐士兵学术舆操术并重”。(50)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15页。

  蓝部下吴绍奎回忆蓝在混成第二协的经历:“接统后,虽力事整理,但终以该协人员多系任职久远,不易更动,惟更委营长二员,下级干部教育而已。……但该协士兵击伤日本警察一节,亦有足记者。宣统二年春,该协中士某入城采买,日本警察无理干涉其行动,该中士以一人打伤十余人,本人竟能安全回部。时日领出而交涉,蓝复此种士兵小冲突,谈不到交涉,否则,就约定地点,我们来干一下子亦可。而日本竟亦无可如何。蓝并将该中士立即升为司务长。由是而全军士心一振,对蓝亦愈有相当信仰。”(51)吴绍奎:《逊清湖北陆军第八镇革命回想录》,丘权政、杜春和:《辛亥革命史料选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72—377页。即所谓“除旧布新,士气一振。”(52)《蓝天蔚事略》,《革命先烈褒恤案》(1928-09-20—1929-01-04),台北“国史馆”藏。

  05 1912年最后的日本行

  1911年,武昌起义之际,蓝天蔚(时任奉天第二混成协协统)、吴禄贞(时任第六镇统制)、张绍曾(时任第二十镇统制)密谋于滦州。10月27日张绍曾等联名《奏请立宪折及拟定政纲十二条》递呈清廷,要求立即实行改革政治,是为“滦州兵谏”。此举震动京师,清政府立下“罪己诏”并颁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53)《择期颁布君主立宪重要信条谕》(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2-104页。但同时,袁世凯(1859-1916)紧急行事,暗杀吴禄贞,褫夺张绍曾兵权。至此,由“士官三杰”所构成的联盟彻底瓦解。蓝天蔚前往滦洲欲说服张绍曾起兵,张不进,知事不能为,乃返北大营,于奉天举事,亦败,于是避走大连,与同志谋关东,后赴上海,挥师北伐以图东省。

  辛亥革命爆发翌年二月,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下诏退位,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时刚结束北伐的蓝天蔚以军事智识尚未充满,自请出洋游历、增长智识。此次出洋表面上是以资助考察之名漫游欧美,实则受袁世凯忌惮而被迫留洋海外。1912年6月13日,蓝天蔚乘“丹波号”至日本,再中转欧美。此次,蓝天蔚亦将八厘军需公债带往东西洋销售。有统计显示,至民国元年七月,澳洲、秘鲁、南洋、日本等地华侨认购的及蓝天蔚带往东西洋销售的军需公债,共计九千零五英镑、大洋十八万两千五百四十元。(54)李盈慧:《民初政局与侨界筹款》,张希哲、陈三井主编:《华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第344页。6月25日,蓝天蔚抵日本门司,拟在神户停留数日后便去往东京。(55)《蓝氏来朝》,《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版,1912年6月27日,中文版第五版;日文版第二版。翌日,蓝天蔚向记者谈道:“余三十三年肄业贵国陆军士官学校,多受犬养毅氏及其他朝野名士照料。”(56)《蓝氏神户一席语》,《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7月7日,中文版第五版;日文版第一版。

  多次游学日本的经历,确实使蓝天蔚在之前的革命活动中获得了很多日本友人的襄助。在大连策划北伐之际,蓝受到日本人的情感支持及庇护。清国探报中记录着11月25日晚,蓝在大连天福茶园观剧,清探欲行刺,因为有日本人随而保护,无可奈何。(57)《有关各处革党活动的探报(三十三件)》,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1页。当时革命党人只要到了大连,多数是住日本旅馆。(58)《有关各处革党活动的探报(三十三件)》,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8辑,第180页。1911年10月6日,蓝天蔚起事于辽阳十里堡,称关东大都督。当时有日人川崎等3人参与策划,日商借款10余万并接济军火炸弹。(59)罗刚:《中华民国国父实录》,《罗刚先生全集》(续编,第2册),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第1561—1562页。1912年1月,蓝氏北伐光复东省的过程中,得到了日人的大量资金援助。我们从中也可看到,辛亥革命发生之际,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民间对革命党人的态度是偏向于同情的。

  1912年7月9日,蓝天蔚在日本神户与记者谈到他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此次革命,以种族革命始,以政治革命终。故汉人不压迫满蒙两族。满人有才能者,务欲拔擢官职,行事公平。政府有起用为某省都督之议,回首革命之作,虽由汉人对满人之不平,实由对朝廷亲贵政治之不平。朝廷各部大臣之地位,尽为皇族所据。如一时威权赫赫之庆亲王,卖官鬻爵,贪婪无厌,顾一身之得失,而忽国民之福利。满廷腐败达于极点。吾党有志,所以为四百兆民众奋起而事干戈也。”(60)《蓝天蔚纵谈》,《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7月10日,第5版。同日,蓝天蔚会见神户侨领王敬祥(61),王敬祥(1872-1922),福建金门人。神户侨领。历任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神户支店买办、神户福建公所理事长、神阪中华会馆理事长、中华商务总会董事长、“旅日华侨统一联合会”(“中华总商会”前身)会长、中华革命党神户大阪支部长。互论民国前途事,两者相谈甚欢,王敬祥敬赠其和服一件。蓝在离开日本前,回函拜领并为之前在神户厚扰表示谢意。(参见图2)

图2 《蓝天蔚致王敬祥函》《王敬祥关系文书》0144号,现藏日本兵库县立历史博物馆

  7月10日,蓝天蔚在日本桥偕乐园宴请新闻记者。此间,接受了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并发表了对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前途及政坛人物等相关言论。日本国会国立图书馆所藏的《经济时报》(62)蓝天蔚:《论谈:我眼中革命后的中国》,《经济时报》第115号,1912年7月20日,第6-7页,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刊登了一则蓝天蔚以中华民国关东都督之名发表的文章,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一)访日目的:未携任何政治使命,仅为个人漫游。

  (二)借款问题:坚决反对新政府举外债,应该维护自身的财政监督权。

  (三)评袁世凯:虽没有正式会见过袁,但认为他不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君子。不过,观察其最近正专心于治理国事,作为中华民国之国民,此时于情于理都该给予他支持。原因是当下新政府刚刚成立不久,正值多事之秋,不应以个人的憎恶喜好排除异己,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拯救衰弱的国家。如果袁世凯胆敢称帝,四万万国民绝不会置若罔闻,定会将他挫骨扬灰。如今的袁大总统足智多谋,理应不敢称帝。

  (四)关于孙、黄新政党组织:如今,曾声名大噪的同盟会已大不如前,现在正是需要国民一致团结合作之时,但某些成员仍以宣扬个人为能事。认为孙中山、黄兴理应解散同盟会,再集结健全人士组建新党。

  (五)中国的分裂:眼下中国虽然时局混乱,但普通民众仍然服从袁世凯领导。其他势力无法与之抗衡。加之国民意识到如果不联合就无法抵御列强的侵略。若此时瓜分中国,吾国民定会愤然而反抗,故现阶段中国不会出现群雄割据的状况,分裂中国更是不现实的。

  (六)承认中华民国:各国以中华民国之组织尚不充分为由,迟迟不予承认。在此问题上,日本没必要与其他各国保持步调一致,鉴于中日两国自古以来的特殊关系,希望日本政府尽早承认中华民国,为今后交流合作建立平台,以共同追求东亚之和平。

  虽然蓝天蔚运动日本尽快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但记者评论此问题兹事体大,日本很难迅速做出决定。而蓝天蔚对于日本觊觎中国的认知实则是深切的,他在离日赴美航行太平洋之时致函友人潘月樵,告知抵日之后近况,忧心国内党见纷起,谈日人对中国方针尚未决定,而桂太郎出游,乃欲联络德俄以图中国。(63)《蓝天蔚致潘月樵函》,1912年7月15日,《沪军都督府调查部往来要电》,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

  在中国革命中,与日本民间的态度不同,日本政府始终希望通过多样性外交谋求扩大新的权益。武昌首义爆发后,日本、英国的军舰聚集长江,声称为保护侨民与各国利益随时帮助清廷平叛。静观局势之后,日方欲行武力干涉,但遭英、法、美、德等国的反对,列强之间博弈和妥协的结果,是共取“不介入”态度。由于日方时刻担心自身的利益被破坏,其所谓“不介入”充满了在审视时局变化下的防范之心。武昌起义过后不久,日俄第三次密约已在酝酿之中。而在蓝天蔚指挥海陆军北伐东三省之际,由于北伐军拟定的辽宁登陆点是在日清划定的中立区内,也屡遭日方干涉,致使北伐进程频频遭受阻碍。1912年7月,日俄在圣彼得堡签订第三次密约。通过这一密约,两国对东北的利益进行了划分。

  蓝从横滨乘坐“西伯利亚号”于7月13日离港启程渡美,同月28日抵达美国旧金山,受到当地华人热情接待。(64)《蓝天蔚渡米》,《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7月14日,日文版第1版;黎砚冰、陶刚译:《前关东革命军大都督、中国北伐军将领蓝将军访美学习军事理论》,《旧金山之声》第112卷第59期,1912年7月29日。后依次到访洛杉矶、纽约、华盛顿。1913年在英、法、德等国游历考察,居英国期间在伦敦皮卡迪里广场定制了一款由德鲁父子公司生产(DREW & SONS.PICCADILLY CIRCUS)的手提式牛皮箱,内镶铁圈,八角铆钉。皮箱正面烙印有蓝天蔚英文名缩写“L.T.W”字样。(65)按:此皮箱为蓝天蔚留存下来的唯一遗物,2011年捐交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据考这家英国德鲁父子公司成立于1887年,1914年关闭。蓝天蔚遇难后由其妻子邓观智、女儿蓝晓蔚保存。箱内原有11枚勋章及若干印章、遗诗、照片等物件,但在文化大革命内乱时期,原有收藏消失无踪。1914年蓝天蔚结束欧美漫游,于春季返回国内。

  余论

  留日学生聚集的东京实为辛亥革命的基地,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员和骨干都是来自这一群体。时人谓:“微士官生,辛亥光复之功无此易;微士官生,时局蜩螗之祸亦无由兴。良不诬也。”只因中国之正式陆军,要待留日士官生卒业归来,晋用楚材,于焉而成。以“士官三杰”吴禄贞、蓝天蔚、张绍曾为代表的新军将领群体有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他们对世界大势、帝国主义扩张和中国严峻的国际处境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对国家危机和文明衰亡的感受深切。

  蓝天蔚数次留日生涯与其志业发展息息相关,其第一次留日期间发动组织拒俄运动之后,军国民思潮掀起,是新军即将迈入辛亥革命征程的强烈预示。其被举为学生军队长,从此有重名于留学生界。1911年12月,蓝天蔚与张绍曾发动滦州兵谏、在因吴禄贞被刺、联合燕晋发动京畿革命失败及运动奉天独立失败后,蓝天蔚南下,转而指挥海陆军挥师东三省,逼迫清廷退位。时袁世凯入京就任内阁总理后,集中北洋军力布置北方,南方各省遂得革命成果于不坠,也因此造成南北和谈的局面,促使清室退位。蓝天蔚挥师东省的北伐军故而也可成为南北和议的一枚重要棋子。

  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之间发生的十多次起义,留日学生都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和主要领导。早期的留日学生中的优秀青年(尤其是军事科)即使已被保守官僚怀疑是革命分子,仍被各省争相延揽,委以重任。他们进入统治阵营后,在清军中大力灌输爱国思想,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而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一直侧重于南方地区,对北方各省的革命活动则较少涉及。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北方革命关系整个辛亥革命的成败,至关重要。通过蓝天蔚在辛亥前后的动向,我们可了解到新军革命势力的崛起及在北方挫败的缘故,对于重新审视辛亥革命实为一项不可忽略、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蓝天蔚遇难100周年,沈阳北大营为他与吴禄贞、张绍曾三杰塑像以示纪念;同时专设展馆,介绍他和战友们为东三省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贡献。蓝天蔚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几乎所有的阶段,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史与军事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蓝天蔚的赴日经历对其思想以及行为变化是否具有更深远的影响,此问题仍有待在今后研究中展开进一步地探析。(《关东学刊》2021年5月,第100—114页)

《关东学刊》

  《关东学刊》2016年初正式出刊,系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工业大学主办,关东学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双月刊)。自出刊以来,作为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坚持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的办刊宗旨,展现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坚定的学术信心。强化刊物的学术品位,注重文章的思想含量,坚持 “策划有学术眼光的栏目,刊发有思想含量的文章”。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3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