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与南武》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市南武中学举行(2)

辛亥革命网 2016-11-02 09:34 来源:广州市南武中学 作者:张冰婷 查看:

2016年10月31日早上,广州市南武中学北校区全体师生在创新广场集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旗礼《孙中山先生与南武—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志洁行芳 行侠仗义”

潘达微

  南武知名校友潘达微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旷世奇才,为人豪侠仗义。1911年3月29日,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世界的广州起义。但因孤军转战,力量悬殊,最后终于失败,百余名先烈死难。南武校友、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当初能够找到的、战死和被俘后慷慨就义的,一共72名光荣牺牲的革命党人的尸骨收敛,葬于广州东北郊黄花岗。因此,史称此役革命党人安息之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通称最初安葬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潘达微先生“志洁行芳,行侠仗义,造就宏多,诚足以风世”,留名青史。

  双清楼主 革命夫妻

廖仲恺、何香凝夫妇

  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何香凝革命夫妻当年度蜜月的爱巢——双清楼,就在南武中学的附近。这对伉俪革命家情爱深厚、并肩作战,“精神不死”的人生信条,恰恰是廖仲恺先生一生的最佳写照。其子廖承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其孙廖辉,担任过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双清楼”真可谓“革命的摇篮”,培育出中华近代历史“革命一家的三代名人”,流芳万古。

  梁锦江先生也介绍了自己讲演历史、传播文化的经历,并表示,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时候,南武学子重温这些历史,寻觅历史伟人、革命前辈走过的足迹,意义极其深远。最后梁先生发愿,“愿我们深情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让革命精神代代传,“坚忍奉公,力学爱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演讲过程,梁先生亲和地与学生互动,气氛热烈而祥和。演讲结束,热烈的掌声响彻校园。梁先生还特地带来其从艺50周年纪念的作品光盘《乡音传四海朋友遍五洲》,赠送给南武母校,徐卫红书记代表学校接受赠与。梁先生真挚、炽热的爱国、爱校情怀令人感动。

  最后,胡晓青主任作小结。胡主任感谢梁锦江先生和特邀嘉宾的盛情出席,并总结说道:“南武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与当年孙中山先生的亲密同盟会战友潘达微、廖仲铠、何香凝、何剑士、高剑父、陈天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潘达微、何剑士、高剑父是南武的老师,陈天华是南武校训“坚忍、奉公、力学、爱国”的撰写者,廖仲铠、何香凝是南武的好邻居,可以说,南武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也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