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主打文化侨牌 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辛亥革命网 2011-01-06 00:00 来源:广东新闻网 作者:郭军 奚婉婷 查看: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华侨在文化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从举办中山华侨文学奖评选活动开始,中山将主打文化侨牌,用文化来沟通、连接广大海外侨胞,凝聚侨心。”1月5日,广东省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下一轮发展中,中山在继续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强市的同时,将着重以“文化”切入,大力打造“孙中山文化”。
这位擅长写诗的官员谈到了数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的香山文化。“它是一种咸淡水文化,其特质是包容开放,既有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内敛,又有海洋文化的开放。这是由我们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华侨人文正是香山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代伟人孙中山就是出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改革开放30年来,中山的侨务工作从最初主打乡情侨牌,到随后的经济侨牌, 如今开始进入主打文化侨牌的阶段。据介绍,作为伟人故里,早在三年前,中山市就率先提出“孙中山文化”的概念,将“孙中山文化工程”作为该市文化名城建设的首要工程来抓。
“孙中山是中山市最大的城市品牌。”丘树宏表示,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孙中山文化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孙中山入选了广东省十大文化名片。中山市组织编写的《中山路》,获得中国报告文学的最高奖。同时,中山市还组织拍摄中山路的专题片。将孙中山纪念周改为孙中山文化节,期间实现商贸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的结合。调查显示,目前中山市已跻身珠三角城市文化竞争力前三强。
丘树宏透露,为了配合“文化侨牌”战略的实施,中山市一直都想争取一至两个国家级的文化奖项落户中山。这个奖项要与中山的人文特点结合紧密,但又不能局限于中山。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研究,大家认识到中山两个突出特点就是孙中山和华侨。于是,中山市提出并创立了中山杯华侨文学奖。该文学奖从正式开始启动到评奖,到最后邀请海外侨胞代表回国颁奖,丘树宏一直努力把文学奖打造成一张城市名片,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与华侨紧密联系,让华侨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即获海外侨胞热烈响应,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山市将其视作打造孙中山文化、升级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契机。丘树宏表示,中山市除了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继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来纪念这个日子之外,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当中包括将一年一度的中山文化周升级为中山文化节,将本应于2012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提前至2011年、建设两岸文化产业园、举办两岸中山主题征诗等活动,同时推动位于翠亨村的孙孙中山故居升级为国家5A文化旅游景区,并积极争取“海峡两岸中山论坛”落户中山。
据介绍,为了扩大评选范围,第二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将改名为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作品主题为纪念辛亥百年,截至目前为止,评选单位已经收到差不多100部参赛作品。今年该文学奖还加入了影视剧文化作品的评比类别,目前收到的作品包括由王兴东编剧的《辛亥革命》电影脚本和王朝柱编剧的《辛亥革命》电视剧剧本。
丘树宏说,整个中山杯华侨文学奖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奖项,它更体现了一种文化的自觉,体现了文化侨牌的独特作用。中山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拥有80多万海外侨胞。在自己的名片上,丘树宏总不忘用两句话来宣传中山:它是100年前中国从大陆经济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文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后,是中国从封闭经济文化走向开放经济文化的窗口。他相信,在中山市的新一轮发展中,香山文化、华侨文化的作用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