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山华侨与辛亥百年”为主题的城市论坛昨(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5 00:00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杨彦华 李丹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昨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4周年的活动中,以“香山华侨与辛亥百年”为主题的城市论坛,吸引了众多热爱孙中山先生的市民,他们与孙氏后

  华侨是革命之母

  主持人:作为专家,怎么理解“华侨是革命之母”?

  林家有(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教授):从最早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开始,成员最主要的都是华侨,没有华侨,革命不可能成功。孙中山发动的广州、惠州等起义,钱从哪里来?从华侨那来。参加革命的是华侨,不仅是出钱,还有不少牺牲者。黄花岗起义牺牲的有31位华侨。孙中山失败之后,离开中国,去外面,还是得靠华侨想办法安置。

  王杰(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山先生发动了10次起义,8次起义在广东,依靠什么力量,华侨!起义要钱,打战要钱,捐钱捐人,华侨是中国革命第二个策源地,革命的成功与失败都靠海外华人华侨支持收留,这都可以载入史册。现在我们对于华侨的研究太弱,还有大量的文章要做。

  刘居上(文化学者):与北方义和团运动比较,南方的革命更早一些,华侨在历史上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1900年,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声势浩大,但在南方没有太大影响,原因是5年前的1895年在广州就有了第一次起义,这本身说明了,南方民众的觉醒比北方早,原因就是广东华侨起的作用。

  对于历史可以研究得更细一些

  主持人:我们的方向在哪里?专家们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胡波(市文联主席):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

  辛亥革命研究很少讲到香山华侨和辛亥革命的关系。比如说兴中会,资料显示,1894年11月20日,开会有20多位华侨,没有明确讲香山人。我多方研究得出,兴中会当天开会包括孙中山在内共25人,约有16人是香山人。也即是在兴中会成立之时,一半以上的人是香山人。

  当时革命形势非常紧张,愿意加入革命队伍的并不多,一些富人阶层被清政府“蛊惑”,加入保皇队伍,大部分中国人选择明哲保身。在宣传革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有16位香山人支持他,是对孙中山很重要的支持。

  宣传、起义都需要钱,孙中山从一个有改良倾向的人转向革命家,没有香山人的支持,没有香山人的经济援助,孙中山是不可能完成革命事业的,也没办法将其革命思想广而告之,因此,要感谢香山华侨。以后关于香山华侨的研究要更细一些。

  多利用一下还存在着的资源

  徐瓦(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香山会馆(现在叫中山会馆)作为香山乡亲的聚集点,也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场所,包括后来广东青年会、中山少年学会都在这里活动、办公,曾经也是中共地下工作的联络站。其中有很多资源,是相关研究可以利用的。

  革命与华侨血肉相连

  孙中山35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过10次起义,每次都是在海外筹资,革命与华侨就是这么血肉相连的。所以,孙中山自己也声称:“华侨是革命之母”。孙中山研究专家刘羡冰、林家有、王杰、刘居上一起回顾了那一段光辉岁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