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华西深巷发现辛亥革命同盟会遗迹(2)

辛亥革命网 2011-02-24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发现广州”小组成员刘伟伦在广州南华西发现了几段与辛亥革命同盟会等有关的历史以及遗迹。 ,广州南华西深巷发现辛亥革命同盟会遗迹,

  发现三 民国商人的“耀庐”:洋楼曾是地下党的据点

  南华西曾是富贾聚居之地,曾经辉煌的十三行“四大富豪”———“潘卢伍叶”都在此修建私家别墅。潘家诸多园林中幸存的一座气派院落潘家大院,依稀残留着这些富可敌国的富商们当年的华丽生活。但刘伟伦却发现了从未有媒体关注过的耀庐。

  耀庐是清末民初广州木材大商人简耀初留下的私宅,是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如今依然精美气派,屋内仍可看到罗马柱、满洲窗以及精致的花地砖,各式红木广式家具摆放屋内,透露简家曾经的富贵——— 简耀初曾垄断整个粤北地区的木材货源,当选过省港澳木行工会主席。

南华西的巷子里藏着许多历史故事

  据简家人介绍,简耀初出身低微,白手起家成了广州本地数一数二的木材商,后来还把生意做到了香港,成了著名的“荣泰祥”,他的五儿子也成了香港木行商会主席……如今,简耀初的后人还居住在这栋他生前请人精心设计的大宅里。

  “以前从没有媒体关注过耀庐!”简家后人说。简家人第一次讲述了这里曾经发生的隐秘故事。原来简家是一个革命家庭,当年“白色恐怖”笼罩旧广州时,他们家许多人曾加入地下党组织。值得玩味的是,这栋外表豪华的三层白色小楼,对面竟是当年国民党的警察所,就在警察们眼皮底下,地下党组织多次在这间豪宅三楼进行秘密工作,而带头人就是简耀初三儿媳的胞弟钟明。解放后,钟明还担任过广州市副市长。

  专家声音

  杨宏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华西是广州旧城最后一瞥

  南华西大部分建筑都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们是广州近代最早形成的城市街区,至今保留着许多清末民初有钱人修的大屋,它们建筑风格尤为独特,中西结合。因此,文物界曾有一种说法是,广州西关有西关大屋,南华西有“南华大屋”。

  我认为“南华大屋”有三种特色:第一,许多民宅保留了西关大屋的建筑特色,如今在广州西关很难再见到完整的西关大屋,但南华西还有所保留。第二,十三行行商遗留的旧宅,它们大多中西结合但各有特色,许多都已经是凤毛麟角的优秀历史建筑,比如伍家现存的小姐楼,设计上浓郁的中国特色,尤其值得保存和研究,但它们大多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可能被拆除。第三是西洋别墅,非常漂亮,有特色,曾有广州的外滩之称,但已有许多已经被拆掉。

  应该说,南华西是保留老广州城韵味的最后一块地方,拆了就不复存在了,当务之急是必须申报为“历史街区”整体保护。

  汤国华(广州大学教授):南华西保护可借鉴香港做法

  南华西的保护,专家呼吁很多年,但事实是不断被城市改造蚕食。对于昔日十三行富商的这些旧宅,相关部门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旧宅虽然建筑风格独特,但产权大多私有,如果划归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必定要投入很多钱给这些私宅,而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往往耗资巨大,被认为是一件麻烦事。

  我看过几个方案,比如建“海珠南广场”的改造方案,实质上就是主张把南华西全面拆除,而目前南华西正在遭遇改造施工。南华西的许多建筑属于有保护价值的民宅,并不一定都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们无疑应该被列为历史街区。

  我认为,政府应借鉴香港经验保护这些民间产权的建筑。在香港,享有历史建筑产权的私人可以在建筑破损时向政府申请保护经费。而平时政府并不用投入太多钱管理运营。

  记者手记:留住南华西留住民间广州史

  “不看南华西街,就等于没有来过广州。”这是浙江大学教授周复多考察南华西街后的一句话。广州民间文物保护人士刘伟伦经过一年多对南华西的调查记录,更发现了这里隐秘的历史建筑和一段段民间流传的口头史。

  置身南华西,踏着广州市内仅存的麻石路板,穿过一个个趟栊门,不经意间的一处民宅,都能瞥见精美的岭南木雕、灰塑。再加上一段段传奇的奋斗或革命故事,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南华西,俨然是一座关于清末民初建筑和历史的富矿。然而就在这里不远处,一些旧街正被圈起,遭遇改造。

  这些藏匿着精美雕花、讲究玻璃屏风的历史建筑,并非政客或大文豪故居,究竟有没有资格被保存?刘伟伦说,它们大多已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因为它们,许多慕名而来“扫街”的网友们,总能在现场找到一种情感上的归宿。这些网友不分年龄大小,大多生于广州长于广州,自发用周末时间来探访和记录这里的旧宅旧事。

  现代人渴望碰触真正的历史,但这往往很难复现于单个古建筑中,历史街区残存着现代人追寻自身城市历史的旧梦。对于广州这座几千年商业文明发达的城市,留存在南华西的十三行行商的私宅和一栋栋岭南风格的民宅,未尝不保留着广州城最有特色的文化基因——— 老广们追求世俗生活的精致享受,也渴望超越平凡的生活。

  今天,得益于刘伟伦们的努力,这些业已衰败的豪宅或民居透露出一段段关于富商白手起家、参与革命的故事,它们大多以民间的方式流传下来,是广州城市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如果拆掉南华西,就等于拆掉这些记忆,拆掉一段段民间广州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