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元勋古应芬纪念祠:日久失修亟待修缮(2)

辛亥革命网 2012-09-12 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莫冠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元勋、国民党元老古应芬曾追随孙中山参与革命,当时政府为纪念其功绩,在现仓边路56号现址上兴建前、中、后三座建筑。然而,记者

  家具卖场背后,隐藏着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层高民国建筑。建筑是法国式红砖清水墙,入口是刻成西方巴洛克风格的花岗石门套雕,极具气派。红色木大门上方砖块“丁暗顺明”(“丁”为砖块的短边,“顺”为长边)。方砖上可见原有6个石刻题字痕迹,但现今被抹去。

  大门前方一块立于2009年的石碑揭示其身份——“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勷勤先生祠”。从古滂向记者展示的一张老照片可知,原来纪念祠大门上方的6个石刻题字为“古湘勤先生祠”。与现在石碑上的“古勷勤先生祠”标识有所不同。据古滂介绍,原石刻题字为胡汉民所书。

  纪念祠虽建有用以汇集及排离雨水的铸铁落水管,但记者发现,二楼数个房间的外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霉和剥落。最为严重的一间,雨水自天花板渗出,滴落在红白水泥花阶砖上;内墙出现渗水,外墙墙皮多处严重剥落,犹如长着一张黄绿色的“花脸”。

  设计者陈荣枝 参与“爱群”设计

  据古滂介绍,仓边路56号分前、中、后三座。前座是古应芬离世后政府于1932年兴建的临街三层建筑,当时用于出租。中座原为古滂祖父的房屋,砖木结构;1932年得政府及各方好友资助,中座改建为钢筋框架结构的纪念祠。后座历史已逾百年,古应芬离世后,古滂及家属曾在该楼居住。

  古滂称,纪念祠设计者陈荣枝是爱群大厦建筑师之一。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陈荣枝(1902~1979),1926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科。1938年后担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师等职务,曾参与爱群大厦、市府宾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校园规划。

  中座“西式四坡顶”难得一见

  广州大学建筑系教授汤国华表示,前座临街骑楼外貌改变较大,只剩下骑楼底顶面的角线。中座基本保存原状。后座只是悬挑外廊的承重挑梁有些损坏,但能修复。

  “最有特色的是中座,是典型的上世纪30年代广州主流建筑风格。”汤国华指出:“屋顶由平天台和梯屋组成。梯屋是西式四坡顶,屋面铺陶质平板瓦,正脊和垂脊铺陶质折板瓦,明显不同于岭南传统乌烟辘筒瓦屋顶,这在广州目前难得一见。”

  汤国华介绍,纪念祠室内木门有木雕装饰,铁门安装天地锁,其他外门窗用灰色水刷石围边。钢框玻璃窗的内侧有咬合防盗铁枝。二楼卫生间墙裙保留着当年的进口瓷砖,还有当年进口的马桶和浴缸。

  保护方案

  暂未落实

  古滂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离开广州。建筑曾交由广州市检察院使用。1988年市政府把建筑发还古家。但古滂长期旅居海外,考虑到维持生活之用,1990年代古滂把前座出租给一酒家。

  2010年该酒家结业,产权转至一位开发商手上。年近九旬的古滂长期旅居海外,得悉建筑现状,他因未能尽修缮保护之力而心存愧意及感到难过。

  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曾经有意向把古应芬故址及其附属建筑进行改造保护,并修建“宜居文化展览馆”;但目前来说,改造保护方案“不一定落实”,至于具体原因,该部门表示暂时不便公开透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