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诗《孙中山》作者丘树宏的“香山缘”
辛亥革命网 2012-04-25 00:00 来源:中新广东网 作者:冒韪 陈彦儒 查看: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23日下午16:4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重播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观众、华人华侨观看。
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节目片长60分钟,该诗是在中山市政协主席、诗人丘树宏的同名组歌基础上创作而成,全诗分为《翠亨村》、《敢为天下先》、《世界潮流》等九个篇章,以孙中山先生重大的历史贡献以及深厚的民族情结为轴,融合现代多媒体和交响音诗形式,场面恢弘雄奇。
提到交响音诗《孙中山》,不能不提到花费了半年时间,精心创作《孙中山》的知名诗人丘树宏。
丘树宏,1957年7月出生,广东连平人,他大学期间执著于诗歌创作,从1980年10月在《羊城晚报》发表处女作《北风吹过》,至今30多年间从未间断过写作,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了《隐河》、《选择季节》、《永恒的蔚蓝》、《风吹过处》、《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等多部诗集。
据丘树宏介绍,以往的作品多从“点”来体现孙中山某个时期、某段经历、某种精神,或纵向体现孙中山的人生历程,而《孙中山》大型交响音诗则首次从“横向”表现孙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与人格,并诠释其历史贡献、现实作用和未来意义。
“广东文化的核心是近代文化,而孙中山则是近代文化之魂。”丘树宏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孙中山的崇敬:”他留下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文化思想与人文遗产,以及以上方面所体现和包含的文化元素,既印证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程,还将引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走向。”
据了解,丘树宏在今年出席广东省政协会议时,还提交了《关于重视发挥利用孙中山资源的建议》,建议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孙中山资源。“时至今日,孙中山的影响力未随时光流逝而式微,他始终是全体中国人无可争议的共同精神纽带。”
丘树宏坦言自己是从香山人文的角度走近孙中山的。从1999年初任职珠海香洲区委书记开始,丘树宏就注意到了八百多年以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香山人文,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长期的研究,2004年从珠海调任中山时,他情不自禁对友人说:“我的香山缘,名正言顺的回到她的原点了。”
2011年,丘树宏在宣传部长任内,抓住纪念辛亥革命的百年际遇,强势推进以孙中山文化为首的八大文化工程,伟人故里一时之间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关注。
谈到未来,现任中山市政协主席的丘树宏倡言,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亟需建立一个统筹机制,对全球孙中山研究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作出一个长远而操作性强的规划,实行资源开放、资源整合、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因为孙中山既是中山市的,更是广东省的、整个中国的,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国影响世界并受到广泛公认的伟大人物并不多,而孙中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由此,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