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精诚血浓于水 北京北伐黄埔后人款待缪德生千里徒步行
辛亥革命网 2017-07-10 09:3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维镇 查看: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在广州东校场誓师北伐,此日后明定为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纪念日;不到两年后,北伐军不畏牺牲,克服险阻,击破军阀,并排除外国势力干扰,1928年7月6日,蒋中正偕同要员,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祭告总理孙中山,全国除东北外,基本统一。北伐后,国民政府开展十年建设,为现代中国订定各项制度,并为八年抗战奠下最后胜利的基础。
为纪念历史,不忘先烈,抗战官兵后人,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十八期毕业的缪德生,从今年4月6日开始,以每年徒步四十到五十公里的方式,由广州开始,重走北伐之路,缪德生说,这一路,光是脚上起水泡就有八次之多,当年北伐相较于此,更是艰苦,经历三个月的时间,由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南京、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终于在7月6日前后,抵达北京,恰恰呼应了当年北伐初定,祭告总理的时间;7月7日,并适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缪德生说,在芦沟桥畔结束此行,看见涌流的永定河水,望着依旧屹立的芦沟雄狮,更感到意义不凡,辛苦终于有了代价。
北京市抗战将领与黄埔同学后人,为表示对缪德生重走北伐路的支持,特别于7月8日,设宴款待慰劳缪德生,以及同行的军校各期同学。出席者有抗战殉国将领佟麟阁哲孙佟国威、赵登禹哲孙赵瑞明、郑廷珍哲孙女温笑倩,辛亥元勋李根源哲孙李成宁、李根澐曾孙利瓦伊镇,以及原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琛之女李筱松、教育长张治中哲孙张皓霆、黄埔四期文强哲嗣文定中、黄埔七期王纲哲嗣王一况、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等。
缪德生表示,重走北伐路的主要意义,是以实际行动缅怀历史,纪念先烈,并展现两岸交流,共谋发展的深层意义,在三千多公里的行程当中,他的同学与大陆许多朋友,不约而同为他打气,透过网易历史直播等方式,有五十多万人关注这一活动,使他深受振奋,忘记了疲劳,显见「两岸一家亲」,中国人应以智慧与毅力,开创更好的未来。
缪德生与中国国民党主席顾问武之璋、陆军备役少将朱崇义、海军退役中校杨思圣等,并特别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日前亲题墨宝四幅:「南口血战光耀史册」、「李根源上将:千古流芳」、「李根澐中将:石龙救中山堪比子龙,辛亥抵抗倭百战有功」、「李根澐纪念厅」致赠李成宁、李筱松、李维镇等,以纪念南口抗战八十周年,及李根源将军抗战滇西、李根澐将军追随总理、抗战淞沪历程,李成宁等深为致谢,未来盼两岸进一步推动建设李根澐将军纪念馆,加强对于各地抗战遗址的保护与纪念,全场并高唱黄埔校歌,为缪德生的壮行画下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