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思想是两岸共同精神财富
辛亥革命网 2016-11-03 08:5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立极 查看:
第四届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研讨会以“孙中山思想:历史、现实、未来”为主题,并首次在宋庆龄故居举办。
第四届孙中山与宋庆龄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办。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研讨会,已连续举办4年。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研讨会以“孙中山思想:历史、现实、未来”为主题,并首次在宋庆龄故居举办。
窗外绿树苍翠、室内宫灯如旧,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学者,聚集在宋庆龄故居的大客厅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致辞时表示,在宋庆龄故居举办研讨会,是对孙中山、宋庆龄两位伟人最好的纪念,也是两岸历史文化学术的一件盛事。
10位两岸青年学者发表论文,10位两岸学者现场点评,共同聚焦孙中山先生的法治、监察、福利、民生等方面的思想,回溯孙中山学医从医、北上、赴台等方面的史实,探讨两岸孙中山研究在大陆和台湾的现状与趋势。
中山大学博士生张建宇介绍了广州地区孙中山研究取得的进展,随后登台的台湾大学博士生黄玫瑄却遗憾地指出,孙中山研究在台湾曾经是“显学”,近年来却由热转冷;而孙中山研究在大陆,则渐渐变热。
黄玫瑄说,“在台湾,过去中山研究有补助、有奖励;现在通过评鉴制度,研究中山思想的论文甚至上不了正面表列的杂志,补助也都没有了。”台湾各主要大专院校从事孙中山研究的学者和研究生,都已相当稀少。
元智大学教授刘阿荣是研究中山思想多年的台湾学者,被戏称既“躬逢其盛”、又“躬逢其衰”。刘阿荣受访时表示,孙中山思想是两岸能够共同接受的重要思想。台湾政党轮替后,执政当局尽量不提孙中山思想,但也不敢把它改掉,只是尽量淡化。他认为,不用过于悲观。因为谁能对社会、对人民生活有帮助,谁就受到人民的支持,谁就可以持续。
中山大学教授赵立彬则表示,学术研究向来是热未必做得好,冷未必做得不好。关键是研究有没有价值。而从目前两岸现状看,答案是肯定的。赵立彬直指,孙中山思想不管是对大陆还是对台湾来说,都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鉴于孙中山研究在两岸此消彼长的变化,不少学者表示,两岸可互为补充,加强互动,不但有助于学术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也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厚植两岸和平发展的利基。
齐鸣秋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精神和思想,是两岸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两岸共同追溯历史、面向未来的“最大公约数”。他强调,希望两岸携手同行,为实现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提出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驰骋于地球之上”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窗外绿树苍翠、室内宫灯如旧,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学者,聚集在宋庆龄故居的大客厅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致辞时表示,在宋庆龄故居举办研讨会,是对孙中山、宋庆龄两位伟人最好的纪念,也是两岸历史文化学术的一件盛事。
10位两岸青年学者发表论文,10位两岸学者现场点评,共同聚焦孙中山先生的法治、监察、福利、民生等方面的思想,回溯孙中山学医从医、北上、赴台等方面的史实,探讨两岸孙中山研究在大陆和台湾的现状与趋势。
中山大学博士生张建宇介绍了广州地区孙中山研究取得的进展,随后登台的台湾大学博士生黄玫瑄却遗憾地指出,孙中山研究在台湾曾经是“显学”,近年来却由热转冷;而孙中山研究在大陆,则渐渐变热。
黄玫瑄说,“在台湾,过去中山研究有补助、有奖励;现在通过评鉴制度,研究中山思想的论文甚至上不了正面表列的杂志,补助也都没有了。”台湾各主要大专院校从事孙中山研究的学者和研究生,都已相当稀少。
元智大学教授刘阿荣是研究中山思想多年的台湾学者,被戏称既“躬逢其盛”、又“躬逢其衰”。刘阿荣受访时表示,孙中山思想是两岸能够共同接受的重要思想。台湾政党轮替后,执政当局尽量不提孙中山思想,但也不敢把它改掉,只是尽量淡化。他认为,不用过于悲观。因为谁能对社会、对人民生活有帮助,谁就受到人民的支持,谁就可以持续。
中山大学教授赵立彬则表示,学术研究向来是热未必做得好,冷未必做得不好。关键是研究有没有价值。而从目前两岸现状看,答案是肯定的。赵立彬直指,孙中山思想不管是对大陆还是对台湾来说,都有长期的研究价值。
鉴于孙中山研究在两岸此消彼长的变化,不少学者表示,两岸可互为补充,加强互动,不但有助于学术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也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厚植两岸和平发展的利基。
齐鸣秋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精神和思想,是两岸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两岸共同追溯历史、面向未来的“最大公约数”。他强调,希望两岸携手同行,为实现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提出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驰骋于地球之上”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