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辛亥革命旧址将拆后复建 市民吁保留历史痕迹(2)
辛亥革命网 2014-10-27 09:02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李熙慧 查看:
陈老先生说,1915年,这里被教会买下,当时房屋有左、中、右三座各三进。他们把中座第一进改建为教堂。记者了解到,1949后,原来的清代大宅陆续被分割成好几块,其中有市新华书店宿舍、花巷教堂、幼儿园、电信公司等。八一七路125号作为宿舍,还保留着清代以来的大部分原貌,是中琉关系、辛亥革命的唯一见证。
省文物局:未收到拆除申请
记者从鼓楼区政府网站上查询到,2011年鼓楼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决定,把南街改造与地铁1号线建设相结合,光荣剧场周边沿街将进行拆迁。记者了解到,被征收的8栋沿街住宅,将成为地铁一号线东街口站的出入口,并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根据现有方案,这些建筑要全部拆除。辛亥革命遗迹将结合花巷教堂新教堂的建设,在被拆房子的附近予以复建,建成新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位置大概在原来的光荣剧场。
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该建筑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拆除应上报省文物局批准。但记者昨日下午向省文物局查询,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收到任何有关该处文物要拆除的申请,将向有关单位详细了解。
市民声音:这么好的文物拆了太可惜
“哪怕能留一棵树、几块石头也好。不论对展示当地历史、营造广场景观特色都有益处。”蔡女士说,地铁口一出来,就是历史遗迹,也能充分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美。
“这么好的文物拆掉太可惜了。”热心读者薛先生说,拆掉了有历史意义的真文物,再重新建现代化的纪念馆,政府花了钱,却变了味。城市建设,一个拆字那是简单的,而智慧地保留,让文物和现代化设施建筑共存,这才体现设计建设者的水平,展现一个城市的胸怀。“年纪大了,才慢慢明白一些东西的价值”,福州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一些文物、老建筑也许破败了,视觉上不够漂亮,可那都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光阴的痕迹,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没了这些东西,城市就变得冷冰冰,无萍的浮物,没有归属感。“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更有责任去保护这个城市的文化,给子孙留点老祖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