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在汉为辛亥革命百年“庆生”

辛亥革命网 2010-03-24 00:00 来源:汉网(武汉) 作者:李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近代史著名研究学者章开沅教授表示,海峡两岸在汉共同举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天时、地利、人和”。1981年亮相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研

 

3月8日,省人大到华中师范大学就纪念辛亥革命有关事宜进行调研。中国近代史著名研究学者章开沅教授表示,海峡两岸在汉共同举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天时、地利、人和”。政治考虑:武汉“比较超脱一点”。章开沅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他表示,从近年来看,两岸共办辛亥革命百年庆典,逐渐在大陆和香港、台湾等重要人士间达成共识;台湾地区甚至已开始搜集章老的言论。天平何以逐渐向武汉倾斜?章开沅归结为:相较政治符号强烈的北京和台北,武汉“比较超脱一点”。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回到武汉。每隔10年,两岸纪念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都会在武汉举办,这成为惯例,除1971年受“文革”影响而停办。
 
章开沅回忆说,第一次研讨会即“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动议,是1961年由当时的华中师范学院提出的。当时的省委宣传部主抓该工作,最终中央同意在武汉开这个会,“当时我喜出望外”。这次发端会议,没有台、港、澳学者参加,也没有外国学者出席。
 
1981年是辛亥革命70周年,华中师大一口气请来14个国家和地区的辛亥革命研究学者。当时,世界上研究辛亥革命的中心还在耶鲁大学,日本、台湾地区也很活跃。会上,章开沅主编的3卷本《辛亥革命史》一炮打响,影响深远。
 
从此,辛亥革命研究的中心从耶鲁大学、台北、香港回到武汉。每过10年,国家举办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政治性集会,武汉便依例组织一次大型学术讨论会。“得到国际承认,这是武汉或能举办百年庆典的软背景”。硬件基础:红楼原汁原味全国难寻。“红楼是硬优势。”章开沅说,“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红楼广场、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孙中山辛亥铜像、黎元洪墓等大批辛亥革命历史遗迹,武汉得天独厚。尤以武昌红楼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原址像这样能得以保留的,全国难寻。”因为这部书,世界辛亥革命研究的中心回到武汉。这本书就是1981年亮相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辛亥革命史》,主编之一是中国近代史巨擘章开沅。
 
记者昨日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该书今年将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东方出版社再版。和这部巨著一起,作为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学术大礼”的,还有该校中国近代史研究所50本著作逾2000万字。
 
辛亥革命史》是第一部综论性大型专著,在海内外学界引起广泛反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其选定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重要学术著作,纳入“中国文库丛书”,交由中国出版集团再版,今年正式出炉,再版中重新选配的100多幅历史照片成为最大亮点。
 
据悉,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领衔,朱英、严昌洪、罗福惠等学者都以辛亥革命为学术专攻。他们主持的“辛亥革命百年文库”、“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阐释”、《辛亥革命史事长编》等,计划在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前完成,总量达50本左右,字数将超过2000万字。

(责任编辑:之熙)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