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称辛亥革命思想根源在苏州
辛亥革命网 2010-09-06 00:00 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施晓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昨天召开的苏州市南社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飚掷地有声地说:辛亥革命思想根源在苏州! ,研究员称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1911年首先在武昌爆发,接着全国各省纷纷响应。那跟苏州有关系吗?“有!”王飚解释,苏州是我国第一个革命文学社团——南社的起源地,而众多南社成员的奔走呼号,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王飚介绍,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辛亥革命的同盟会1905年成立时,麾下的3个部、8个科10位负责人(黄兴既是部长、又是科长),后来有7位成了南社社员;江苏、广西、安徽等分盟负责人,后来也加入了南社。南社创始人之一的高旭,更是身携孙中山的图章,客观上成了孙中山在国内的联络人。南社成员与同盟会的革命运动积极配合,在报刊上发表大量揭露清朝反动统治、宣扬民主革命的诗文,如陈去病发表《革命其可免乎》等文章,《国粹学报》、《复报》、《江苏》等革命刊物的主编、主笔,也都是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成员。可以说,辛亥革命的思想、意识根源在南社。
不过王飚说,辛亥革命前后苏州还有许多情况没研究清楚,如苏州是怎样光复的,哪些人起了作用?他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这些内容能有所突破。
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虎丘山塘街张公祠,取名“南社”,意在标榜“反抗北庭(清朝政府)”。此后南社迅速发展,最盛时会员多达1000多人,再加上新南社、各省分社和南社纪念会的成员,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该社的三大发起人中,陈去病、柳亚子均为苏州人,成员中苏州籍的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南社的许多活动也都在苏州酝酿、举办。有关人士介绍,苏州市南社研究会成立一周年来,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陈去病全集》、《巢南家史》、《南社钩沉》、《王大觉诗选》等书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南社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将成为该研究会的主要研究对象,南社遗址的挖掘和保护也将同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