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血轮《绮情楼杂记》在大陆出版 曝辛亥轶事
辛亥革命网 2011-01-07 00:0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胡孙华 查看:
图革命,也要筹集经费。辛亥首义前期,湖北革命党人为筹钱,不惜采用非常手段。其中一次密谋到广济县偷金佛,往返三次,最终只弄断金佛的胳膊。而重要当事人之一,是后来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的居正。
此事曾被文学家、民国著名报人喻血轮详尽记载下来。由武汉青年学者梅杰(笔名眉睫)整理,新近首次在大陆出版的《绮情楼杂记》中,就有那么一页。
喻血轮(1892-1967),自号绮情楼主,湖北黄梅人,既是文学家,鸳鸯蝴蝶派代表,又是民国著名报人,初入《国民新报》,后入《汉口中西报》;国民政府时期,还有为官二十载的经历。鲜为人知的是,喻血轮还是“中国铁娘子”吴仪的舅舅。
据学者梅杰介绍,《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由喻血轮1952-1954年间在台湾所写,其中记录了不少辛亥革命时期的“遗事”。如“武昌起义,人皆知为工程营熊炳坤放第一枪,然促成工程营起义,实为党人梅宝玑”;如湖北襄阳人刘仲文的夫人,在鄂军政府任监印官,成为辛亥首义后第一个女官。而对革命党人为筹经费而盗窃金佛的事情,更是记叙得绘声绘色:“悄然入佛殿,竟牵曳金佛而出,顾无法负之奔走,久之始凿断一手,而天已破晓,和尚惊觉,则又委之而逃矣。”
书中还记录了一些老武汉的往事,如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的衰败过程;如北伐前任汉口警察厅长十余年的周际芸,生性残忍,结果导致一家惨死的故事;还有武昌刘有余药堂发生在1947年的惨案等。
对自己的回忆杂记,喻血轮自称是“不论年代,不分次序,不褒贬政事,不臧否人物,惟就事写实”。不过,学者梅杰认为,翻阅《绮情楼杂记》,倒感觉个中有着很浓厚的野史、逸闻的味道,作者未必真正做到“就事写实”,但那些史料大多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某个暗角,或者揭示了某个历史人物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