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穗芳计划在全世界安奉百座孙中山先生铜像
辛亥革命网 2010-12-02 00:00 来源:广东新闻网 作者:宋秀杰 康孝娟 查看:
作为客属亲临广东河源第3届世客会的孙中山孙女孙穗芳博士向媒体透露,她将在世界各地安奉百座孙中山先生铜像,以弘扬中华民族数千年代代相传的忠孝传统。
孙中山先生的祖籍在河源。多数人只知道孙中山是中山市人,但不知其先祖是由中原南迁的客家人。
孙穗芳博士介绍,孙家从福建迁到广东,河源紫金是第一站。孙家入粤始祖居住的紫金县中坝镇鲜为人知,这里至今还有孙中山先生先人的坟墓,而且还保存着“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在中坝镇,有学校、书店、餐馆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以寄寓纪念之情。中山中学是中国最早、也是惟一的一所中山中学,其它地方只叫“中山纪念中学”。后来,中坝镇第二中学改名“庆龄中学”,足见当地居民的“中山情结”。
据《紫金县志》记载,1949年5月,紫金县划为4区28乡,其中附城区辖中山乡,中山乡即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至1957年12月,紫金县撤销区的设置,改为29个乡(镇),其中保留中坝乡,中山乡的名字从此消失。现在紫金县的中坝圩,即为原“中山乡乡公所”。
2003年10月,孙穗芳博士回到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村祭祖,她当时提出恢复“中山乡”的名字并希望重修始建于1942年,原为孙氏宗祠的“孙中山祖籍纪念馆”,该提议已转为落实阶段。
这尊安奉于河源的孙中山先生塑像,正对市区中山大道,气势凛然,塑像四面刻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手记和碑文。
孙穗芳女士为铜像解密说,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曾经说过,忠孝到了极致,一个国家就无人可敌。她认为忠孝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因此铜像的铭文特别强调忠孝。这与客家美德也是一脉相传。作为客家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也受到客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孙穗芳博士说,自今年起,她计划在世界各地安奉100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