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解读政协工作报告:纪念辛亥革命意义重大(2)
辛亥革命网 2011-03-04 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周祚 查看:
广东将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
全国共有涉台文物1354处 目前常住广东台湾同胞约20多万
广东省将在2011年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涉台文物是指与台湾亲情、血缘、情感等方面联系密切的文物,它们在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涉台文物1354处,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中国国家文物局在2008年启动了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首批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均来自福建。
广东将推动文化项目入台
在台湾以抗日烈士、爱国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的罗福星,其故居位于广东梅州市蕉岭,台湾民众于1953年在台湾苗栗县大湖乡成立罗福星纪念馆并开放参观。广东省台联2010年提出修葺与保护罗福星故居并将其列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形成“台湾有苗栗罗福星纪念馆,广东有蕉岭罗福星故居”的两岸共同缅怀和纪念英雄的格局。
广东对台文化交流批次和人数占大陆的十分之一,居大陆首位。广东今后将在海外搭建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平台,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推动一批文化项目入岛,进一步密切粤台文化交流与合作。
此外,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年初,广州市承办了“2010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就“中山思想与黄埔精神”进行研讨交流。多位专家在会上表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仍任重道远,两岸同胞应在当下发扬“团结、奋斗、救中国”的黄埔精神,携手合作,以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台商在粤投资“根深叶茂”
记者还从省台办了解到,目前常住广东的台湾同胞约为20多万人。台资仅次于港资成为广东第二大外资来源,解决劳动力就业约600万人。
当前,台商在广东的投资遍及制鞋、纺织、服装、塑胶、灯饰、陶瓷、五金、玩具、家具、化工、电子、模具、精密机械、光学仪器、IT产业与资讯、三高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群体,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群聚明显,形成了多个产业配套体系。台商在广东的投资呈现出“根深叶茂”的发展态势,广东已成为台商投资聚集之地。
广东涉台文物
涉台文物是指与台湾亲情、血缘、情感等方面联系密切的文物。在广东,黄埔军校旧址等一批涉台文物在海峡两岸具有深远影响。汕头涉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0处左右,其中“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同文学堂)在海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力;清戊台澎故兵墓、总兵府、郑芝龙坊、国姓井等文物均分布在南澳县,还有蕉岭罗福星故居。
花絮
人民大会堂开“黄埔军校同学会”
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委员休息区,记者发现一张小圆桌上摆着“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牌子。工作人员介绍,全国政协委员中有50多人是这个同学会的会员。
这时,吴德立委员走过来领取材料。他的祖父吴兆麟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总指挥,追随孙中山先生率军打响了推翻清朝政府的第一枪。“祖父参与的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 特邀界侯伯文委员也走了过来,其父侯镜如是黄埔军校学员。他说,“纪念辛亥革命有利于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促进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