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纪念历史是为了今天

辛亥革命网 2011-07-18 00: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王小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运动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其思想对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本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运动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其思想对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民革中央副主席、辛亥革命研究会秘书长修福金进行了专访。

修福金

  问:去年的两会上您作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会发言,那以后的一年多以来,您参加了很多与辛亥革命纪念相关的活动,包括最近在澳门的活动您都参与了。您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这个活动里面,仅仅因为您有“辛亥革命研究会秘书长”的职务吗?

  答:不是的,因为民革和辛亥革命有很大联系。民革中央的历届主席李济深、何香凝等,或者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或者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支持革命。对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民革老一代领导人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作为后代应该纪念它和弘扬它的精神。

  去年两会前后民革中央就开始策划,民革的很多地方组织都有一些大型纪念活动的计划。去年,也就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大会上,我代表民革中央发言,对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建立纪念辛亥革命领导小组、搞学术论坛、维修纪念场馆、发行纪念邮票等等。中共中央很重视,后来我们看到,这些建议基本都采纳了。

  现在民革中央、辛亥革命研究会都在以辛亥革命100周年为载体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最近开展了“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的活动。名人故居中包涵很多文化内涵,我们走访了位于无锡的王昆仑故居,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结合现实,思考怎样把多党合作的制度完善好。整个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有的省份,如广东、武汉、澳门也都纷纷联系,希望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还参加了一些地方的纪念活动,比如武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他们以文化交流的名义,搞得很好。不久前,我到了澳门,看到很多海内外华人团体也在积极地参与这场百年纪念。我想,不仅是在两岸,在世界范围的华人中,弘扬辛亥精神、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进步精神,搞好当今中国的发展,使得国家更繁荣昌盛都是具有号召力的。

  问:前不久,在武汉启动的“百年复兴忆辛亥”活动上,您提出:“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要更加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要善于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您能否具体阐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答: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对旧的意识旧的思想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辛亥革命发生后,所发表的《临时约法》,是第一个东方共和国的宪法文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闭关腐朽的清王朝,中国逐渐走上了工业革命的路子。而从思想文化上来说,辛亥革命的意义更大。“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也是辛亥精神所倡导的新文化新习俗的开始。从此,中国人的封建意识逐渐被打破,民族优秀文化开始被展示,摆脱了鸦片战争后被奴役的思想状态。

  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要应立足于现实,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用中山精神,振兴中华的精神来鼓舞我们建设国家。孙中山先生的“越挫越奋”“知难行易”等思想在今天应该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老有所依”“住有所居”,和孙中山先生提倡的《礼记·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都有一致的地方。孙中山先生不断革命的进步精神,一直是指引着几代中国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著名学者胡绳曾经讲过,纪念历史是为了今天。我想,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利用这个载体,为了未来。

  问:您能否对“孙中山的进步精神一直是指引着我们几代中国人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再做一些阐释?

  答:去年我参加巴拿马的中南美洲和平促进会,有一个感悟: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孙中山的追随者。我们应该用好这样一个平台。在对台工作方面,我们是采取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的办法。我们知道经济合作也是有争议的,但是唯有孙中山这个伟大的名字,两岸人民和世界华人是充分肯定和认同的。我想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好对台工作是非常有益的。海峡两岸现在的状况是两岸人民长期盼望的,在目前这种健康稳步的态势下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使两岸人民更加同心同源。很凑巧,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经历了上个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华民族已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十二五”是第二个100年的开始,我们应该继续倡导“知难行易”“天下为公”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华民族更辉煌灿烂的前景会展现出来。

  问:我把您上面所谈的这段儿,作为文化交流的层面。您能否再谈谈广义的文化交流?

  答:我认为文化交流应该进一步打开局面。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华人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是要把切入点找好。从一个好的切入点出发,找到一条融合之路。台湾和大陆的文化、宗教、艺术,都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融为一体的。国内现在在弘扬优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仅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切入点,而且是世界华人交流的一个连接点。“文革”十年,我们把伦理道德破坏殆尽,但现在往回找也不晚。儒家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讲做人的基本规范,甚至可以作为今天干部教育的好材料。我们知道,中山先生所追随的和谐的大同的世界和大同的社会思想就源于此。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