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辛亥革命》上海首映 诗化再现历史的“精
辛亥革命网 2011-09-21 00: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蔡晓婷 罗震光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电影《辛亥革命》正是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而拍。昨天,该片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英雄诗篇”上海首映礼,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接见了主创人员并上台致辞。片中饰演孙中山的演员赵文瑄当场书写了“强国强种”四个大字,希望百年辛亥精神能传承下去。
人物可歌可泣
《辛亥革命》根据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起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是一部全景式展现辛亥革命的电影。该片由执导过《走向共和》《中国往事》《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多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张黎担任导演。张黎说,他是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拍完了整部电影,“这些人物真是可歌可泣,确定价值观后便义无反顾。那些有知识的年轻人明知道什么都得不到,还毅然决心参加革命,精神是他们这样做的唯一密码。”因为片中云集70多位明星,又同样涉及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总被拿来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作比较。对此,张黎坦言:“不跟他们比,只跟自己的昨天比。”他还说该片一大卖点是成龙,成龙是这个片子的主心骨,作为导演的他在票房上没有什么压力。
表现充满诗意
关于如何塑造历史人物,张黎自有一番见解。他认为,相对于一板一眼地还原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应更注重展现那段历史的“精神真实”,因此,他尽量避免拍摄阴暗部分,对剧情进行了“诗化”处理。据饰演林觉民的胡歌透露,他在片中的造型就相当“诗意”,“参加广州起义的那场戏,我穿的是白衣,照理说参加起义一般会穿黑衣,但导演觉得那样处理更有诗意。”胡歌说,跟张黎导演合作需要一直动脑筋,几乎没有一条就过的戏,“表演林觉民就义的那场戏,我反复演了很多遍,导演要我演出面对敌人,眼神里充满不屑和淡定,还很享受的感觉。”饰演袁世凯的孙淳也对张黎有一番“抱怨”,说有一次身体不适,演戏不在状态,张黎就把他大骂了一顿,“导演说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戏演好,他在拍戏上绝不留情。”孙淳还开玩笑说,这是他第二次演袁世凯,自己长得可比袁世凯帅多了,纳闷为什么总找他演。
造型一丝不苟
在《辛亥革命》中,赵文瑄第5次饰演了孙中山。相比以往4次,他直言这次演得“最满足”,因为造型上做得非常仔细,比以往都更接近孙中山的形象,“孙中山先生的眉毛比较粗短,我本人的眉毛比较长,造型师就把我一半的眉毛剃掉了。另外,我在戏中还戴了牙托。”据他透露,这次造型完全按照孙中山的旧照进行“复制”,化妆师几乎是一笔一划在他脸上进行“素描”,每次化妆都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导演都劝我,以后不要再演孙中山了,不会比这次更像了,水平只会下降。”在赵文瑄看来,孙中山是个特别有爱的人,他自叹难以企及孙的博爱精神。他透露,为了更好表现孙中山的博爱神态,之前他对着流浪猫进行了“博爱眼神大练习”,“我面对自己讨厌的人,做不出充满爱的眼神,那么我想,可以先从爱每只猫开始吧,演的时候可以把这种感觉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