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直播: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9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查看:
[周铁农]: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美好夙愿,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百年来,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团结奋斗,共同推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作为继承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民主党派,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学习继承辛亥革命先贤为振兴中华不断奋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学习继承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良传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10:05]
[周铁农]:今天,我们缅怀先烈,追忆先贤,更加期盼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也是辛亥革命先驱不懈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使两岸民众共享其利。我们真诚希望两岸骨肉同胞携起手来,以民族大义为重,更加珍惜当前来得不易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维护和巩固两岸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继续积极推动和深化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共享繁荣、共同前进,争取早日实现孙中山先生的祖国统一遗愿。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上谱写新的闪亮篇章。[10:09]
[周铁农]:谢谢![10:09]
[贾庆林]:现在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同志发言。[10:09]
[林军]: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谨代表各人民团体,向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向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10:10]
[林军]: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终结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广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极大唤醒了民众觉悟,有力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百年岁月,世事沧桑。今天,我们重温辛亥革命的光辉历史,回顾中华民族的百年发展历程,对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10]
[林军]: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处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革,资产阶级政党和其他政治派别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方向。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并且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11]
[林军]: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神圣使命。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辛亥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促进两岸协商,加强交流合作,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努力使两岸同胞的感情更加融洽、合作更加深化,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不断推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为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的历史贡献。[10:12]
[林军]:回顾辛亥革命百年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引导广大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是各人民团体的重要职责。孙中山先生在推进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号召“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所领导的各人民团体肩负着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必须认真履行人民团体的各项职能,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发展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