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纪念辛亥革命 背后与经济活动结合

辛亥革命网 2011-10-07 00:00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曾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纵论辛亥历史,广州、武汉、南京都是无法跳过的城市,而中山市作为伟人故里,有着当仁不让的“名人牌”。百年之际,这些城市无一缺席,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全球华人圈都有不少庆典活动,台湾官方将重点放在庆祝中华民国建国;在大陆,北京政府强调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而在地方上,大陆各个有关城市则积极从自身着眼,竞相凸显本市革命传统,对历史遗产进行充分的“务实利用”。

  纵论辛亥历史,广州、武汉、南京都是无法跳过的城市,而中山市作为伟人故里,有着当仁不让的“名人牌”。百年之际,这些城市无一缺席,均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活动。

  一系列数字可见地方政府的投入程度:武汉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0亿新元),用于辛亥革命纪念工程和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山在建和将建的旅游项目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广州承诺以“节俭”原则来纪念辛亥,但目前为止,该市在兴建辛亥革命纪念馆这一项目上投资已超过3亿2000万元。

  利用孙中山的伟人形象,及辛亥革命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城市在举办庆典的同时,也力图以此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一系列热闹的纪念活动背后,往往和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

  中山市便明确提出要“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统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市长陈茂辉在部署百年纪念活动时称,要利用这次辛亥百年的契机,促进一批项目上马建设,实现中山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在伟人故里中山市翠亨村,一个名为“翠亨新区”的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已定位为推进粤台间合作,目标是五年后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关于这一项目,中共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曾坦言,其“最重要的内涵是统战牌、政治牌”。

  把纪念活动与招商引资结合在一起,武汉当局有更明确的要求。中共武汉市委提出:要抓住辛亥百年的有利时机,借助各类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深度开展招商引资、引智等活动,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武汉聚集。

  在追古思今的同时,推进城市的招商引资,相关数字是否有大幅度提升,目前尚无具体统计。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便认为,地方政府的动机无可厚非,但效果应该不会特别明显。

  结合革命遗产来提升城市软实力,借辛亥来宣传正面形象,林江认为,这些举动并不令人反感,但如果因此投入巨资来带动GDP(经济)增长,甚至借机大力招商,“动机便过于明显,纪念活动也因此变了味”。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史学界对此一直有不同看法,广州和武汉则各自当仁不让地举起“策源地”的招牌。

  中部城市武汉一直以“首义之城”来宣传城市品牌,近年也不断开发“首义文化”,该市在2001年曾举办“辛亥革命90周年经贸洽谈会”,协议合同引进内资20亿元人民币,外资2000多万美元(约2590万新元)。

  在签署的这些经贸项目中,投资者有多大程度是因革命的影响力而选择一座城市,难以细致考究,但林江指出,类似以文化纪念为主的场合,即便有贸易签约,“投资者也早已做过市场调研。”

  他说:“海内外客商参加辛亥纪念活动,不可能准备好投资项目而去,更不会因某个纪念活动便贸然签约,必然是对城市整体投资环境有了周详考虑,才可能做出决定。”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于商贸用途,类似情形在中国并不罕见。辛亥革命作为全球华人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挂帅”的今日,地方拥有的相关资源更被“物尽其用”,充分为经济发展所用,不过,这种方式能取得多少成效,多大程度上为民众认可,有待进一步观察与验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